中医古籍
  • 当心早春寒风吹“心病”

    北京的早春寒气逼人。近日,各大医院门诊、急诊病人俱增,其中多为平时患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解放军304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夏云峰说,每到季节变换时,特别是初春季节,老年人中冠心病复发的比较多。每年冬春季节收治的老年患者中,60%%以上是心血管病患者。

    夏主任介绍说,冠心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复发,但春季是多事之秋,特别是2-4月份,是冠心病复发的一个高峰期。

    一是这个时期虽然已经入春,但气温还很低,且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多数伴有血管硬化和血管狭窄,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据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有77%的心肌梗塞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性很敏感。

    二是冬天人们一般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对活动量掌握的不好,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三是人到老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遭受风寒侵袭,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些病又都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所以,夏主任提醒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春季要特别小心防止冠心病复发。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我国民间有“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百病从寒起”。春天乍暖还寒,风大,冷暖变化大,老年人不要过早脱棉衣,注意保暖,多“捂一捂”。适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要根据气候变化和身体状况,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使得身体气血通畅,增强自身抗病能力。要选择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运动量不要过大,每次活动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不要过于疲劳。

    注意调节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选择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类、瘦肉、禽肉、鱼虾等,饭菜不宜过咸,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戒烟、限酒,少吃或不吃甜食和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饮茶、食用菌汤,多吃菇类、黑木耳等。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相关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症等。按医嘱服药,做到服用药物定时定量,切不可中途随意停药。若需调整药物剂量,须征得医生同意。病人外出时,最好有家人陪同,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类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加强对冠心病人的家庭护理,保持舒适的生活环境,室内注意通风,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精神紧张。冠心病病人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就地休息,同时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若疼痛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用药效果不好,应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须迅速就近就医,千万不要拖。

    夏主任特别提醒,抢救冠心病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如果犯病,最好呼叫救护车,以免其它车辆因交通堵塞而延误送医院抢救。

更多中药材
  • 生理性的经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浓缩,以及某些食物、药物有关系,不需要治疗。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为糖尿病导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妇科炎症有关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中医认为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会导致月经前后无定期。通常肾虚、脾虚或者肝郁型体质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肾气不足导致的肾虚的人经量少、色淡质稀、还常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调理时需要补益肾气,养血调经。脾虚的人都是由于脾的运化......
  •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