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使用抗生素误区多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使用的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30%~40%,并一直居所有药物使用费用的首位。上述城市中抗生素的使用费用达到了1.4亿~7.1亿元不等。

    对此,我国抗生素领域中最早成立的一家以临床研究为主的研究所、全国重点学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张永信表示:目前人们在使用抗生素时有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抗生素是退烧药,随意使用。

    的确,病人发生细菌感染时会伴有发热症状,经过抗生素治疗使得炎症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但是,不是所有的发热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伤风感冒由病毒所致,也会引起发热,但使用抗生素却毫无效果,而服用解热镇痛药多可以奏效。

    误区之二;越是新的、贵的抗生素疗效越好。

    殊不知,每一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问题是病人的感染是由于什么细菌引起的,感染又发生在哪个部位。针对病情应由医生选用对致病菌作用强、药物在感染部位浓度较高的品种,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疗效。例如,一位病人得了葡萄球菌肺炎,头孢菌素是可以选择的一类药。然而,有人认为第三代头孢、第四代头孢的品种新、价格贵,疗效肯定比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要好。而事实恰恰相反,价格便宜的第一代头孢对葡萄球菌的抗生素作用要明显优于第三代、第四代头孢。

    误区之三:随着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哪怕是皮肤外伤、清除表浅的小囊肿等无菌手术,也一律使用抗生素。

    如果不幸遭遇脑溢血或者休克,则更是大动干戈,连续注射抗生素。事实上,如此滥用抗生素非但预防不了感染,反而会使不良反应增多,一旦感染是耐药菌引起,就会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误区之四:如果患上细菌感染,不分青红皂白,立即使用抗生素。

    感染被控制了是靠碰运气,如果疗效不佳,则更换药物,车轮大战,根本不重视必要的细菌培养。目前,医院中患肺炎做痰菌培养、患尿路感染做中段尿培养的比例还不足1/10。临床医生不能明确致病菌,用药很容易盲目,这样会延误治疗和抢救的时机。

    更令人担心的是,过度使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例如糖尿病。澳大利亚的化学博士Lisa对23岁前确诊的年轻的糖尿病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儿童期、胚胎期抑或是新生儿期,接触的抗生素越多,其早期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
  • 第一,就是不吃晚饭会导致什么呢?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损伤胃粘膜之后啊,这个胃口啊就更不好了,就更不爱吃饭了,这样就瘦得更快,因为人体有这个生理周期,这个胃液也有它分泌的规律,你即便不吃饭,到了晚饭这个时间胃酸也会分泌,胃酸的酸度是很高......
  • 这个喉咙干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咽痛喉咙干痛不仅仅是在冬春季易发生,那么在夏秋季也同样,因为夏季火热之邪旺盛,火热上炎,首先就会侵袭咽喉,鼻腔等等这样的部位,那所以今天我讲四个小妙招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喉咙......
  • 很多人有心慌、胸闷、气短的情况,严重的还伴有疼痛,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都是正常,于是西医诊断为说你这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只要有心慌,胸闷,气短伴疼痛的症状,无论西医诊断如何,中医都统称为胸痹,那中医治疗胸痹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我们北方冬......
  • 这些是高血压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高血压的血压都忽高忽低,控制不稳定的时候我不建议进行锻炼,或者是血压高于160/100mmhg汞柱的时候,建议你尽可能的保持静息状态,避免运动,等血压控制在平稳以后,低于150/90mmhg汞柱的时候可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