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防病治病选好“时机”

    临床统计表明,疾病的产生与复发不仅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条件及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一定的时间及季节相联系。因而,有必要搞清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何种疾病,什么时候对某种疾病做诊断性检查最合时宜,什么时间用药比较合理等,掌握了相关的规律将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多疾病的产生与发作都有其特定的时段。比如心血管疾病在星期一发作比较多,这一天心肌梗塞的发生率比平时要高40%。在起床后两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是许多疾病发作致死的高峰期,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中风等。哮喘大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概率为白天的100倍,尤其是在凌晨4时左右。变异性心绞痛一般发生在夜间睡眠时。额窦炎引起的头痛症状以上午为重。肺结核引起的发热、周身乏力多在下午明显。血管性头痛较多发生在早晨醒来,或白天活动刚开始时。

    不同的季节与气候条件也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同的影响。每当风雨到来之前,风湿病人身上常会出现痛苦的预感;精神病人的发作高峰是每年春暖花开的三四月份,此时一些精神病人往往会变得躁动不安。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身体状况也会因天气的阴暗冷热变化而有所改变,情绪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风和日丽或秋高气爽,人的精神也乐观、爽快;若天气晦暗、雨雪霏霏,心情也会因此变得烦躁、易怒或抑郁、消沉,如不及时进行调整,也容易诱发某些疾病。

    在看病的过程中,对同一病症,在不同时间所做出的诊断性检查结果也往往不一样。如吃饭或运动对血糖值有较大的影响,如要检测准确的血糖浓度,只有在早晨空腹的情况下检测才最具诊断价值。再如,人体的白细胞总量是一个变数,下午要比早晨多,剧烈运动时白细胞显著增加而血小板却明显减少。

    作为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服药也与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机体在不同的时段利用药物的能力不同,如择时不当则会明显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有些药宜饭前服,如胃动力药吗丁啉,其促动作用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最大;有些还需晚间服,如治疗哮喘的长效氨茶碱,晚上9时服用效果最佳,是清晨用药效果的3倍;补钙药物最好在睡前服用,因为晚间骨质脱钙更严重一些。

    针对以上情况,要预防或减少疾患,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掌握疾病发生的时间规律,在疾病易发时段严格加以防范,密切留意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则应提前用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大大减少疾病的产生或复发。二是到医院做检查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以便减少相对误差,得到正确的诊断。如有影响诊断结果的行为应及时向医生说明,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三是听从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以取得最佳的疗效。

更多中药材
  •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
  • 吃什么不等于长什么,吃肉不等于长肉,吃素不等于你就会变瘦。比如面条、米饭之类的都是素食,只吃这些是不会变瘦的,相反还容易变胖,而且营养也跟不上。因为素食里面的一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被我们吃进去之后转化成了糖,然后这么多的糖堆积在你的身体,你......
  • 如果患者体质比较强壮,身体素质较好,抵抗力较强,没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此时不易发生感染。若针灸后几个小时后进行洗头,且洗淋浴,流水时间较短,尤其是男性患者,头发干得比较快,此时洗问题也不大。对于部分患者而言,若头发过长,且洗头时间......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