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巧用抗心绞痛药规避耐药性

    目前临床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仍然以硝酸酯类药物为主。硝酸甘油是临床使用最早的抗心绞痛药物,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速效和短期作用的效果,所以常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用药。消心痛也是硝酸酯类药,在临床上使用率比硝酸甘油还要高。

    硝酸酯类药物能有效地扩张动、静脉血管、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情况,并能降低心肌的负荷和耗氧量,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治疗。又由于它们价格便宜,副作用小,所以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但硝酸甘油、消心痛连续大剂量使用15~20天以后,病人体内就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使原有的治疗剂量失去疗效。有关药理学专家指出,这种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血管平滑肌的巯基被氧化而产生耐受性。这种情况一般在用药2~3周后即可出现。但停药1~2周后耐药性会很快消失,重新恢复和建立原有的药效。

    因此,为了防止和避免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性,可采取以下几种服药方法:

    小剂量递增服药

    为预防心绞痛发作,需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因为剂量越大越容易引起耐药性,恢复疗效所需的时间也越长,故临床上提倡从小剂量开始。

    如服消心痛每日3次,每次2.5毫克(半片),可延后耐药性产生的时间。连续服药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后,可增加剂量至5毫克(一片),每日3次,这样再服30天。然后再将每次剂量增加2.5毫克,每日3次,再服用30天。如此递增直至每次剂量到10毫克,服用一个月后,开始停药15天。若仍需使用,再从小剂量开始,如此往复。

    仅发作时用药

    当心绞痛发作时服用1~2片,不发作时就不服。因为有的病人隔几天或几个星期才发作一次,没有必要连续服药,这样便自然形成间断服药。则不会产生耐药性。

    间断服药

    因为服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剂量较大,可很快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后耐药性会很快消失。有资料显示,口服消心痛15毫克,每日4次,一周后疗效明显减弱,两周后疗效几乎完全消失。此时停药一周,耐药性消失,继续服用仍可获得同等疗效。

    延长服药间隔时间

    长期服用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可改往常的每日3次为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7~8点钟口服5~10毫克。这样将服药时间拉长,会减低耐药性产生的几率。临床发现,每4~6小时口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一次,可快速形成耐药性,改为8~12小时一次,则少见耐药性形成。

    联合用药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合用,不仅长年合用不会产生耐药性,而且可通过不同的机理降低心肌耗氧量,获得协同效应,又可互抵缺点。如心得安可防止硝酸酯类引起的反射性心率增快,硝酸酯类则可克服心得安的心室容积增加的副作用。这两种药物联用,既能提高缓解心绞痛的疗效,还能降低副作用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是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最有效方法。

更多中药材
  • 蜂蜜,也被称为冬季酿造。这主要是因为蜜蜂收集和酿造的困难。宋代大诗人苏哲在《第二韵王适元日,曹焕的第二首歌》中写道:井底屠酥浸泡老方,冬季在床头酿造琼浆。蜂蜜采用百花精华,被称为女性美容圣药。经常吃蜂蜜可以让人们脸像桃花。它对妇女、年轻人,......
  • 咳嗽有两种: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引起,并吸入刺激性物质。因此,急性咳嗽通常伴随着因素的恢复而改善。与急性咳嗽相比,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很多,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涕倒流、支气管扩张等,以及肿瘤、心脏病和......
  • 在炎热的夏天,西瓜可以被视为最受欢迎的纯天然饮料。在中医中,它被称为天然白虎汤,是清热、解暑、利尿的好产品。然而,西瓜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人应该受到限制:体质弱,容易疲劳,怕冷的人。西瓜性寒,以上人群体质虚寒,阳气虚弱,多吃会寒上加寒。肾功......
  • 艾叶怎么吃艾叶粥驴胶20g,干蒿叶10g,红糖1汤匙。用糯米,加药汁,煮至完全溶解(搅拌),加入红糖搅拌均匀。一天两次。艾叶红糖水。姜5片,枣5片,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用于缓解女性痛经。艾叶红糖鸡蛋。将15克艾叶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烧......
  • 夏季气候炎热,气温高,人们更容易中暑或热风。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想预防和治疗这种夏季疾病,你可以尝试用一些中药浸泡在水中,这不仅可以消暑,而且可以达到强大的健康效果。适合夏季泡水饮用的中药。1、薄荷。薄荷有两种:新鲜和干燥。新鲜的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