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认识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称这个病为“痹证”,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脉,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大量文献与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故外邪易于入侵;患病之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致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为痹证。因此,体虚是本病重要的内在因素,而风、寒、湿、热之邪通常地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也有些病人平时体质尚好,但由于久居严寒之地,又缺乏必要的防寒保暖措施;或者住地潮湿、睡卧当风、冲风冒雨、水中作业等等,日久也可积而为病。由于病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阻闭经络,深入骨节,而致根深难除,痹证晚期所见到的关节肿胀、畸形,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致。

    本病患者可表现为大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困难,呈游走性发作。急性期过后,关节完全恢复正常。若转为慢性,则关节、肌肉经常酸痛,遇潮湿和寒冷时疼痛加剧。中医治疗此病,以祛邪通络为主。

    如果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并涉及较多关节,肢体屈伸不利,伴有发热、怕风或见汗出,舌苔薄白,属于风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利湿,可用追风活络丸治疗。如果病人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痛处皮色不红不热,得热则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属于寒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可用小活络丹治疗。若病人表现为肢体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或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属于湿痹,治以利湿活络,祛风散寒,可用桐丸治疗。若病人表现为关节疼痛不可触,痛处红肿灼热,不能活动,常伴有发热、怕风、舌质红、苔黄,属热痹,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散风,可用当归拈痛丸治疗。若初期发热明显者,可先选用银翘解毒丸治疗。若病人主要表现为体弱消瘦,眩晕乏力,腰疲,关节疼痛、肿大,或肢节僵硬、活动受限,属顽痹,治以补益气血、化瘀通络,可用薯蓣丸治疗。若痹证日久,有肢体关节疼痛,肢麻无力,腰背酸痛等,宜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可用独活寄生丸治疗。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还可采用针灸、按摩或热熨法治疗,此外,食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更多中药材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
  •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方子。枳术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由枳实、白术两味中药组成。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苦难能降,是往下走的,刚好把上冲的那股气儿给降下来。我们常说脾虚生痰湿,气滞也会生痰,而且气滞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
  •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消化不良,我们都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第二排便不畅,通常来讲,如果你脾胃虚弱了,那么下边就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
  •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