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蟾蜍夺命 蟾酥救命

    最近,广东省台山市北斗镇寨门墟,有一林家农妇听信民间偏方,误认“蟾蜍汤”能为小儿“去黄气”,便煲了几碗蟾蜍汤专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喝,喝后不到一小时便先后出现口麻、恶心、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经医家抢救无效夭折。此外,当地民间历来认为“端午圣日”用偏方治病疗效好,常有人偏信蟾蜍煮汤可治疥疮、斑癣、湿疹等皮肤疾患。此事也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要预防误信偏方吃蟾蜍引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蟾蜍(又称癞蛤蟆),属两栖类无尾目蟾蜍科,分布最为广泛的是中华大蟾蜍,全身剧毒。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能分泌出一种白色浆液,经精心收集而成为一味名贵的中药材,称蟾蜍,是用于治疗痈疽疮肿、咽喉疼痛的良药。民间有“贵过蟾酥”之语,但人们历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蟾酥毒液中含有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蟾蜍毒素在制成蟾酥时已水解为蟾毒配质、辛二酸和精氨酸),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即肾上腺素和正肾上腺素)等。蟾酥味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胃经。外用适量,调敷或入膏药内贴患处。内服0.015~0.03克,且常配制成丸剂服用,不宜入煎剂。蟾酥有毒,不宜久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蟾酥有强心、升压、局麻、镇痛、抗癌等多种疗效,对于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也有升高白血球作用。

    蟾酥在临床治疗上被广泛应用于中风昏迷昏厥、中恶、中暑、吐泻、腹痛以及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的救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疗发背疔疮,一切恶肿。”蟾酥用于外治,主要取其攻毒拔毒之效,用于痈疽疔毒初起时可使疮内消。痈疽肿毒已成之际,亦取其能加速疮毒排出且能攻毒之效以杀疮势,蟾酥同麝香、雄黄等同用内服,除解毒之效外,还兼有开窍护心的功效。

    蟾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的法定药物,用蟾酥与其它药物配伍制成的中成药就有二三十种之多,其中,用蟾酥与牛黄珍珠等组成方剂制成的“六神丸”,是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疼痛的特效中成药,人皆熟知,驰名海内外,世代畅销不衰;还有蟾酥丸(《外科正宗》),是治疗疔毒初起及诸恶疮的有效成药,至今仍然受到医学界的推崇。

    关于蟾酥的采集方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蟾酥眉间白汁,谓之蟾酥,取蟾酥法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其白汁,于油纸上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入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蔑刮下。”另据药学资料介绍:在夏秋季捕捉蟾蜍洗净,用铜刀或牛角刀刮取蟾蜍眉间突起及背部突起来之瘰疣,可见到有白色的分泌物流溢,用利器采集后涂于玻璃板,或涂在瓷器白盘之上,晾干、刮下、贮存,即成中药材蟾酥。选择蟾酥以色泽红棕,断面角质状、半透明、有光泽者为佳品。外用,内服或入丸、散,用法、用量应严按医嘱。蟾酥有毒,用之宜慎。

更多中药材
  • 食物在生活中很常见到,不同的食物对人体帮助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对食物选择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进行,那提高性能力的食物都有什么呢,对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这类食物在选择上,也是不能随意的进行,尤其是对男性,更是要注意对食物的了解,......
  • 土豆是很常见的蔬菜,它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那对这样的蔬菜制作上,也是有着不同的方法,那土豆泥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一些盖饭当中,都是会以它为主,土豆当中含有的营养元素都是比较丰富,使得能够很好的改善人体各方面,那土豆治疗湿疹如......
  • 每当换季的时候,气温起伏大,这时候儿童很容易受风寒流鼻涕,或是上火咳嗽,所以换季时节家长们就要非常注意了,除了要及时给孩子们增添衣物,让他们多喝水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中药来预防,款冬花有治疗咳嗽的效果,那么款冬花儿童可以吃吗?下面将为大家普......
  • 旋覆花和很多植物长的都非常的相似,因为它开出的花朵是黄色的,而中药材蒲公英和款冬花开出的花朵也是黄色的,尤其是款冬瓜,那么到底旋覆花和款冬花哪个好呢?其实这个问题是要从很多方面来看的,比如二者的功效,如果功效不同的话,就不能相提并论,可能大......
  • 旋覆花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的拗口,很多朋友们对它的了解都非常少,但是其实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应该都见过,它的外形和开花时候的蒲公英非常的相似,但是相对于蒲公英来说,旋覆花似乎更加的美丽,黄色的花朵看起来非常漂亮,那么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