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药抄本亟待抢救

    中医药抄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遗产,蕴含着历代医家诸多精辟的学术理论与丰富的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其中的临床各科与医案部分,每每具有独到的理论启迪与临床见解,有助于拓展治疗的思路,丰富治疗的方法,具有深入整理研究的价值。

    薛清录女士主编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113个图书馆截止到1980年底馆藏建国前抄刻的中医药图书,共计12124种。据我们统计,内有中医药抄本5100种,其中未经刊刻的有3973种,已属孤本的有3647种,清末前的孤抄本为855种。目前惟有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马继兴、郑金生先生为首的课题组对散在于海外的中医药抄本进行搜寻整理,而对留存于国内的5000余种中医药抄本,除由笔者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吉文辉教授主持编著的《中医药珍稀抄本精选》丛书对50多种抄本进行校注,并撰写提要外,至今未见中医药界内外人士对中医药抄本进行相当规模的整理研究。

    据我们初步研究,中医药抄本按体式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类辑抄本,即按内容分类抄录前人的资料。此类抄本虽然属于编辑性质,但是仍然具有至少两个方面的可取之处:一是将相关资料编辑一处,给后人阅读使用提供了方便。二是所抄录的前代资料有的业已亡佚,凭此抄录而得以留传。

    其二,评述抄本,即在抄录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加上个人的分析评述。此类抄本汇集前代医家重要论述,间附作者的临证心得,分析评述往往一言中的,寓有真知灼见,有助于读者把握前人资料的精髓。

    其三,心得抄本,即在医学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或在临证实践上有丰富的经验。此类抄本最具学术价值,是我们整理研究的主要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人为与自然的原因,中医药抄本,尤其是孤抄本将会逐渐残缺,甚至亡佚,从现存清末前末刻抄本的数量已远少于清末后未刻抄本,便可见一斑。我们曾对中原地区一家图书馆实地进行调研,据“联目”所载,应有8种中医药孤抄本,实际仅剩6种,其中一种除书壳完整外,内页已蠹蛀风化成碎片。八剩其五,佚失损坏率高达37.5%。

    目前没有一部书目能完整全面且比较准确地反映现存手抄本的情况。当年编纂“联目”,基本采取各家图书馆自报藏书的做法,编纂者未能逐一核实原书,并且没有包括港、澳、台等地区,又时隔20余年,图书存亡完残难免不出现变化。为此,开展中医药抄本的整理研究,尤其是对珍贵的孤抄本进行整理研究,不仅具有保存中医药古籍精华、弘扬中医药学术、促进临床发展的作用,而且具有抢救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特殊意义。

更多中药材
  •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平时患有乳腺的增生,所以说她表现出来的就是乳腺胀痛。我们都知道乳腺增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乳腺的胀痛,而且因为情志的变化而加重,说生点气,着点急,上火,这种症状明显的加重。那么这个症状她自己都知道是乳腺增生,所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 第一就是同房,因为有些患者,他比较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那么有了HPV病毒的感染,能否同房,这要取决于我们感染HPV的一个亚型的问题。因为HPV它有很多种亚型,有皮肤型的,有粘膜型的,其中皮肤和粘膜型当中又分为高危型的,低危型的,那么有个别的......
  • 今天的病案分享,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胃疼这个话题,有些人他的胃疼,局限于心口窝,心下这个部位,有些人他疼痛是在胁肋部,所以说虽然就是一个胃疼,但它临床表现也是各有千秋的。那么今天治疗的这个胃疼,大家来看一下,它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来诊的时候,表......
  •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临床表现,大便粘腻不爽,肛门灼热瘙痒,这是它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苦恼的一个问题,这种症状反反复复的发作,自己也不好意思跟别人去倾诉。再有的一个表现,就是胃脘胀痛,有的时候会胃疼,口舌灼痛,就是我们所说的灼口综合征,嘴里头......
  • 这位是一个女性患者,它所表现出来的虽然在夏天也是一种什么怕冷的状态,畏寒肢冷,乏力汗出,不但怕冷,而且还爱出汗,越出汗身体感觉越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再者,食欲不振,用她的话来说,我就是体质特别的虚弱,那这个就是她一身怕冷的症状。再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