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大成》与山西的一段渊源

    《针灸大成》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一本针灸学专著,众所周知,它的作者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杨继洲是浙江衢县六都人,六都与山西相隔数千里,他的《针灸大成》与山西又有什么渊源呢?

    《针灸大成》是杨继洲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又汇集了诸位医家的针灸资料编撰而成的。而为《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作序的,就是山西获泽人(今山西省阳城县),时任“赐进士及第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的王国光。王国光在序言中说到,杨继洲的祖父就是太医院的太医,珍藏有家传秘本,“且多蓄存古医家抄籍”,杨继洲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倬然有悟。“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

    杨继洲虽然很早就编撰整理出来《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也得到当时文坛与政界的双料领袖王国光为之作序,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也未能得到出版,印行于世。直到他晚年为当时的“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用针灸之法三针治愈其痿痹后,赵文炳为了答谢杨继洲愈病之恩,才出资为他刊刻了这本《针灸大成》,并且亲笔为此书撰写了序言。这,也是《针灸大成》与山西的第二个渊源。

    赵文炳在他的序言中谈到:“承乏三晋,值时多事,群小负隅,万姓倒悬,目击民艰,弗克匡济,由是愤郁于中,遂成痿痹之疾,医人接踵,日试丸剂,莫能奏功。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针而愈,随出家传秘要以观,乃知术之有所本也。”于是,他一方面为了报答杨继洲的愈病之恩,一方面也为了这本针灸学专著能印行于世,造福苍生,不至于“针法绝传,殊为可惜”,就出资为杨继洲刊行了这本《针灸大成》。

    而《针灸大成》的选集校正人,也是山西晋阳人靳贤。在《针灸大成》即将付梓之际,杨继洲认为资料还不全面,有些针灸医家的著述还没有收录进来,于是赵文炳就委派晋阳人编辑家、出版家靳贤作为杨继洲的助手,为他搜集资料,编辑整理,增删内容,概括总结,终于使《针灸大成》得以出版印行,并且成为明朝以前中国针灸学发展的一大总结收山之作。

    《针灸大成》与山西的第四个渊源,就是《针灸大成》首刊于山西平阳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当时的山西平阳,是全国最大的出版印刷中心,印刷出版的书籍质量很高,“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杨继洲和靳贤就决定在山西平阳来印行出版这本中国针灸学的巨著——《针灸大成》。56年之后,已是清朝顺治丁酉年,李桂月根据祖本将《针灸大成》再刊于平阳,23年以后,李桂月又根据顺治丁酉本将《针灸大成》三刊于江西,从此,《针灸大成》就传播广泛,一刊再刊,终于风行天下,成为我们针灸爱好者和学习者的必备之籍了。 (梁丽霞 山西省阳城县)

更多中药材
  •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50多岁的一个女性,她来的时候跟我说,就是这个体质状况,就是怕冷,乏力,有时候打嗝嗳气,有时候呢还有胸闷,总爱跟这个女儿生气,这母女俩也总吵架,晚上呢失眠,她这个。情况啊,他之前呢,到那个诊所去看过中医,也吃过一段时间中药......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临床案例,这是一个女性患者, 59岁,她的主要症状呢就是口粘腻,口渴口干,颈肩腰痛,还有那个大便粘呢,肠子咕咕响,怕冷,移动的呢就汗出,入睡困难,多梦啊,有时候经常做噩梦,眼前还有飞蚊症,容易眼睛流泪,还有手指麻,手指和......
  • 大家好,春天呢,中医认为属木,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树木啊,草木啊都开始生长发芽了,那么这个时候呢,人体呢,也会出现这个木气偏旺的情况,人体的木呢,中医认为对应着我们的肝,肝属木,这个时候肝木偏旺,郁而化火的情况比较多见了,那么最近呢,......
  • 这个患者是一个小患者,21岁,马女士,她是一个学生,她来的主要就是口臭,牙龈愿意出血,早晨起来口内出血比较明显,自己刷牙呀,漱口就觉得口里边儿有腥味儿,平素呢她吃饭是喜欢吃冷饮,大便还常常干燥,有点面红目赤,那么看她的舌象呢?就是舌红苔薄黄......
  • 那么首先一点,大家要辨别自己是不是失眠,有一些人呢,可能最近出现了一些烦心事儿,或者是感觉生活上有些不如意,但是过两三天解决之后,那么就可以正常入睡,那么这些人群呢?我们可以不把它当做失眠,换句话说,偶尔出现的一两次失眠,大家不要去紧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