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漫话铃医

    铃医又称走方医、草泽医、串铃医,指游走江湖的民间医生。他们常手持串铃沿途摇动,或敲打竹板等,四方行医。在我国已执行执业医师制度的今天,铃医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作为一个医学流派,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也作出一了定贡献。

    铃医治病有三个特点,在由清代名医赵学敏与老铃医赵柏云所著记载铃医医疗经验的书籍《串雅》中写道:“走医有三字决,一曰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走医有四验以坚信流俗:一取牙、二点痣、三走翳、四捉虫。

    由于铃医周游四方行医的特点,注定了在生存的过程中,治病也必须贱,验、兼,即所谓“取其速验,不计万全”也。铃医极少用补药,也绝对不会有服药到几十剂、几个月而病自愈的治病风格。后世有人评论铃医治病特点多重视经验,较少臆想。其方药味简单,多无君臣佐使诸理可寻。铃医治病所依医理较简单粗俗,但确有良效。

    铃医治病多内外兼治,但对外科疾病和奇病杂症治法较为娴熟。如对外疡、疥、癣、瘤、痣有很多外用方药,而对无痛拔牙、烫伤、溺水、中恶卒死、砒中毒等也各有招术。铃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灸、拨罐、膏药、填脐、涂掌、烘、蒸、熨吸等等,无所不能。铃医还善用单方,如用生半夏塞鼻治疗中风不语,赤小豆疗痈疖,土蜂房疗脱疽,五倍子涂足治口舌生疮。不管何种方法,何种方药,都本着便宜、方便的原则,且以验为要。下面两个医案,可反映铃医治病的特点。

    镇江府徐守臣之母,年逾六旬,忽患粪从呕出,诸医不效。请薛一瓢诊视,曰:熟思此病不特胃气上逆,并且必由今乱于中,大肠传道失司,现在却无的对之方,急切不能施治,容缓数日再当造署。归而翻诸所藏,并无有此一症,而又无此方一日,遇一虎撑先生,问以有无治法?云:有吾师能治之。薛问令师安住?云住南郊。遂往见老翁。翁以药末十服授之。问是何名?曰:一味通幽散,乃蜣螂虫也。归而往诊之,先以五服治之而病愈,不一月又发,更与五服,乃断其根。(《薛一瓢医案》)

    在《苏沈良方》中曾记载,欧阳修得暴下,国医不能愈,他夫人对他说:“市人有此药,三文一贴,甚效”。欧阳修说:“吾辈脏腑与市人不同,不可服”。夫人背着他把从铃医处买来的药与国医药混在一起给欧阳修吃,一服而愈。欧阳修知道后将这位铃医找来,以重金求其方,商讨良久铃医才告诉他:药方很简单,只用一味车前子,研为末,米饮下二钱匕而已。并告诉欧阳修:“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

    此外,铃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自己的一套行话,如有一类铃医常手持一中空形如环盂状铁器,里面有铁丸,周转摇之以告人。铃医把以此铁器为标记的这类大夫称为虎刺;把手持药囊的铃医称为无且囊;把带有用以取牙的马口铁小筒的铃医叫折脆;持竿布,卖膏药的叫货软;两个人配合治病叫拢工,共分酬金叫破洞;赚人财帛叫捞爪,脱险叫出洞……

    药上行的叫顶,下行的叫串,顶药多吐,串药多泻,串顶以外的方法叫截法,即使其病截然而止之意。

    因为铃医之技,皆师徒口授,虽注重经验,但多无论说。方虽本前人,但又不能尽通古人之意。其游走江湖四方行医者,多无名之辈,所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雕虫小技,得不到正统医家的承认。加之铃医之中医术高低参差不齐,有些医生确实凭几种民间疗法和祖传医术,奏效甚捷。而有些医生仅微通医术,略知药性,甚至有些医生以卖药为最终目的,故总给人一种江湖郎中多骗术的感觉。

    今日,笔者认为游医走医的这种行医方式应该取消,但民间医药的一些精华还是应予以重视并不断地整理发掘的。

更多中药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
  • 由于我们长期低头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这个颈部肌肉劳损就会引起颈肩酸痛的症状,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确诊是颈部肌肉劳损而造成的颈肩酸痛,治疗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这个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也充满热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
  •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