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科研成果推广是中医院发展之本

    中医界一直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临床科研年年硕果累累,而中医临床却是受益“菲薄”,特别是基层中医院,普遍存在生存问题,临床水平提高极其艰难。据悉,每年中医临床的科研成果,仅省级以上全国就不知有多少项通过专家鉴定和获奖,然而真正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的成果则是非常少见的,尤其在基层中医院得到推广应用的就更少了。应当看到,临床成果推广不力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中医发展的大问题。

    中医发展需要成果的大力推广

    临床研究的目的,就是让成果在临床推广应用,以尽快提高中医临床水平,这应当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实却是另一番情况,成果通过鉴定和参加完评奖后,大多数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真正拿到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成果则是极少数的。所以就出现了一种科研与应用不和谐的现象,一头是科研领域热火朝天,捷报频传,另一头则是临床发展态势缓慢。由此反映出管理上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问题,即中医科研抓得紧,而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中医科研的繁荣除了研究人员创造性智慧的发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强有力的基金资助与支持。而在推广应用上,则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支持力度。中医临床成果的推广如果也有一个强有力的机制支持,诸多的临床成果就不会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应当说是我们管理上的一大缺陷。

    基层中医院是中医立足和发展之本,没有基层中医院的发展,就谈不上中医的全面发展。现在基层中医院有一定数量在为生存苦苦挣扎,他们困难的真正原因不在于高档设备的缺乏,而在于缺少有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急切需要的是“科技扶贫”。临床成果的推广,如果有一个专门针对基层中医院的推广实施计划,选择适合基层中医应用的成果有步骤地加以推广,不需要很长时间,基层中医的水平就会出现较大的提升。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求我们的管理部门把“推广”同“科研”一样下大力气去抓,狠抓落实,不抓出成效来不放手。

    临床推广应用是对中医成果的验证和完善

    通过临床推广,进一步对中医成果进行验证,不仅是对已有成果的检验,同时也对今后中医科研起到警示和监督作用。有人曾指出,中国科学界近年来明显存在科研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使一些科研成果经不住推敲和验证。在中医界这种现象也是有的。如果科研成果不进行推广应用,也就无从知道其成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如何,仅凭研究者提供的资料作为依据,其可靠性是难以被确认的。对成果进行推广验证,就等于给那些有意造假的人不留任何可乘之机,让研究者从开始就对自己的科研负有责任,就有压力,容不得任何草率和慢待,直到推广应用获得满意的结果。

    中医成果推广将给中医科研提出新课题

    由于中医学自身突出的特点,我们也必须充分看到中医临床成果在推广应用中的难点。首先是中医成果的客观化、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涉及辨证论治的过程,是难以完全用客观化和标准化来要求的,所以中医成果的推广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素质,要有较好的悟性,对成果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它不像西医,一切都客观实在,清晰可见,就是一时不太明白,也可以暂且去生搬硬套,这是中医与西医的最大区别。其二,中医在辨证论治的把握上存在个体差异,就是说,成果的研究者与学习者在对成果的认识把握上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成果推广应用中,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重复的,有时可能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个磨合过程。鉴于以上特点,中医成果的推广应用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推广策略,同时也对今后中医科研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使中医成果更客观化、标准化,更方便于推广应用。

更多中药材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