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肝胆消滞逐瘀汤

    王智贤,1929年生,山西省方山县人,主任医师。早年毕业于山西省长治医专,十八岁悬壶乡里,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等50余年。幼承庭训,精研歧黄,理论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博引广证,立论独特,颇有建树。曾任山西省第1~4届中医学会理事、吕梁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方山县医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擅长中医内科、妇科等疑难病症,注重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临床见效显着。在国家、省级杂志和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着有《三十种病治验录》等,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研究舌诊多年,尤重青紫舌的观察,《舌面青紫点(斑)的研究》获山西省科研成果三等奖等。

    组成:柴胡8g,炒白芍12g,枳壳12g,枳实12g,鸡内金12g,香附12g,郁金12g,丹参12g,茵陈12g,虎杖10g,甘草3g。

    功能:疏肝解郁,消滞逐瘀。

    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疼痛等病变。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柴胡条达肝气而解郁结,疏利肝胆而解郁热。白芍养血柔肝,和营敛阴,缓急止痛,与柴胡并用则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枳壳性缓力小,行气于胸,可消胀满而快胁膈;枳实性急力强,行气降浊,消痞散积;枳壳、枳实并用,一上一下,一缓一急,行气消痞,其效益彰。香附乃气病总司,行气开郁,消滞散瘀。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主品,且能除胀导积,散瘀化石;二药伍用对气郁血滞,臌痞结石疗效甚好。郁金利胆退黄,逐瘀止痛,偏治胸腹胁肋之瘀滞。丹参活血行瘀,清热除烦,善通全身之血脉,现代研究发现其能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茵陈微寒,保肝利胆,清热除湿,退黄解毒,为治疗肝胆病要药。虎杖入肝胆经,逐瘀活血,利胆解毒。甘草护肝解毒,缓急止痛,安和五脏,协调诸药。

    临床应用:慢性肝炎加败酱草、垂盆草、五味子、灵芝、枸杞;肝硬化加灵芝、败酱草、枸杞、炒白术、生黄芪、水红花籽、玉米须;胆囊炎加蒲公英、败酱草、黄苓、绿萼梅、青皮;胆石症加金钱草、槟榔、木香、生大黄、王不留行、威灵仙。

更多中药材
  •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那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个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
  • 那么还有的女性,说大夫啊,月经量少,月经周期不太准,那吃点逍遥丸吧。有些人呢,心情不好,总是郁郁寡欢的,而且特别没有精气神儿,还闷闷不乐的,吃点逍遥丸吧。还有些人呢,吃东西不好,一吃点儿东西啊,斜肋部胀痛,胃也不舒服,也让你吃点逍遥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