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六五地黄汤

    组成:干地黄25克,牡丹皮10~20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白茯苓15~25克,桑椹子25克,枸杞子20克,盐泽泻10~20克,女贞子20克,车前子15~25克,地肤子15~25克。

    功能:滋补肝肾,淡渗利水。

    主治:肾病型肾炎,发病日久,肝肾阴伤者。症见颧面潮红或暗红,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眩晕耳鸣,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夜热盗汗,或轻度肿胀,便秘溲赤,舌质稍红或暗红,苔薄黄或薄白,脉细数或沉滑数。

    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后煎,文火煎煮二次,每次约30分钟,总量为3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方剂说明:本方以六味地黄汤加枸杞、女贞、桑椹、车前、地肤五子,故名六五地黄汤。

    典型病例:孙某,男,29岁,农民。1986年3月17日初诊。该患者一年前出现浮肿,曾在县医院住院,经抗炎、利尿治疗,浮肿消退。俟回家后,稍劳即肿,尿蛋白(+++),自服利尿剂,而病未能愈。经门诊介绍,住院治疗。当时症见;两颧潮红、头晕、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食少、五心烦热、便秘溲赤。下肢凹陷水肿。舌质暗红、苔白少津,脉沉细数。尿常规:蛋白(+++),颗粒管型2~6个,红、白细胞少量,尿 FDP1.25微克/毫升,血浆白蛋白1.4克%,球蛋白2.l克%,BUN18.8毫克%,血红蛋白10克%,诊为慢性肾炎肾病型。综合以上脉症乃肾阴虚耗所致。立滋阴补肾、淡渗利水之法。方用六五地黄汤加白术15克、怀牛膝20克。服药30余剂,浮肿全消,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皆除,精神转佳,胃纳复常。尿常规(士~-),尿FDP(-),血浆白蛋白3.5克%,球蛋白2.0克%,BUN12.5毫克%,血红蛋白14克%,遂以临床治愈而出院。

更多中药材
  •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