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牛解毒汤

    组成:金钱草60克,牛蒡子10克,荆芥10克,黄连3克,赤芍10克,黄芩6克,丹皮10克,双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2克,蚤休10克,黄柏5克,山栀1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

    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主治:带状疮疹、各种疮疖。

    方解:带状疱疹好发于春季,多因肝火妄动,湿热内蕴所致。本方重用金钱草泻肝清热,利尿除湿;牛蒡子双花、连翘、蒲公英、蚤休清热解毒;黄芩、黄连、黄柏、山栀清热泻火;丹皮、生地、赤芍活血凉血,化斑止疼;荆芥疏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

    典型病例:崔某,男,65岁,农民。1992年2月10日前来就诊。自述:一周前,左胸部突起水泡,蔓延至胁背,灼热刺痛,坐卧不安,服用他药均未见效。

    诊查:左胸胁背有簇状红色绿豆大小水疱,成一带状,疮液浑浊,与血痂相间、小便色黄、大便正常,脉弦有力。

    辩证:本病位在胸胁,发于春季,证属肝火妄动,湿热内蕴所致。灼热者为肝火妄动之表现;泡液浑浊不清,是湿邪化热之征象,痛如针刺。乃邪毒入于血分之故,治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用自拟金牛解毒汤。

    处方:金钱草6克,牛蒡子1O克,荆芥10克,黄连3克,赤芍10克,黄芩6克,丹皮10克,双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2克,蚤休10克,黄柏5克,栀子10克,生地12克,甘草6克。4剂,水煎2次,分早晚服。

    外治:海金砂30克,清油调涂患处,日换1次。

    二诊:2月14日。服上药后,疱疹开始干缩,皮色转正,疼痛大减。但仍口苦、舌红、脉弦。病情向愈,药证合拍。以原方加当归、川芎增益其养血之功,再加柴胡、苡米以加强其疏肝除湿之力。再服3剂,外治同上。药后痊愈。

    经验体会:带状疱疹与诸淋同为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气以合之,湿热之毒郁于血脉之中,发泄于皮肤之外。海金砂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常用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病。与金牛解毒汤配合应用,内外夹攻,奏效更速。

更多中药材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