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采访札记:让理性战胜恐慌

    新华网石家庄5月6日电(记者 李俊义)从去年11月广东省发现第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例以来,这场瘟疫像洪水一样,自南而北蔓延开来。随之而来的,是弥漫于街头巷尾的谣言和恐慌,乃至人人自危,谈"典"色变。然而,有理由相信,事实最终战胜谣言,恐慌止于科学理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多数人而言,它的可怕之处不仅仅是传染性,还包括对“非典”笼罩下的生活何时结束的担忧。这些担忧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非典”打破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但是,由于一些是没有根据的小道消息,很多担忧成了杞人忧天。

    病毒猛于虎,而谣言猛于病毒。谣言会助长大规模的社会恐慌,这样不仅不利于消灭疫病,甚至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专家强调,紧张、恐慌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人自身具备的防疫能力,是一种有秩序的生理功能,如果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恐慌,防疫功能就会出现秩序混乱,最后是心理防线全面崩溃,病毒也就乘虚而入。因此,防治“非典”,最为重要的头一件是首先要战胜恐慌,只有战胜了恐慌,才能最终战胜“非典”;对整个社会来说,社会性的恐慌会影响经济、稳定等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自身的恐慌。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和疾病斗争的历史,最终都是人类依靠科学战胜了疾病。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求助于科学,越是要带着理性的头脑去判断。“非典”病毒固然可怕,但并不是像谣言所传的“一触即死”,只要措施得当,是完全可以治愈和预防的。疫病当前,无论是各级政府、新闻媒体还是人民群众,都应该保持科学、冷静的态度,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各级政府应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加强对疫病预防、控制以外,还应该加大普及“非典”相关知识的力度,引导人民群众对“非典”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引导群众理性地、科学地对待“非典”;新闻媒体应做到真实公正,在宣传报道真实疫情和防治工作的同时,要对一些谣言误传进行科学的批驳;广大人民群众要尽可能地做到一切预防措施,不要以讹传讹,对病毒既不轻视,也不过度恐慌。

    近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频频深入疫区,视察医疗单位、科研单位以及大中专院校,公开讲话鼓励大家抗击“非典”,极大地稳定鼓舞了民心民志;各级政府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将“非典”蔓延范围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尽管现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但是,我们相信,只要万众一心,依靠科学,我们一定会消灭“非典”疫灾。

更多中药材
  • 一,糖尿病肥胖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糖代谢异常。体重增加后,脂肪含量增加,胰岛功能相应下降,胰岛素降糖能力下降。因此,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偿这种能力的下降。临床上称这种状态为胰岛素抵抗。当身体的补偿功能不足以弥补这种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就会引......
  •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