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机的认识与探讨

    二.中期(一般为发病后的第5~14天)

    本期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毒疫)病情发展的关键时间段。它的前5天往往是疾病向重的进展期。后两天加上极期的前两天,大约总共4~5天时间,也就是自发病开始计算第14天左右的日期,则是疾病向愈还是向危的关键转折点。

    (五)中上二焦,毒蕴湿热。此证南北患者都可见到。南方区域疫毒夹湿者多,北方区域湿热体质感受疫毒者众。感邪后或由上焦弥漫中焦,或由中焦蒸腾上焦,总为疫毒与湿热相合为患。在早、中期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毒热大于湿浊之证。极末期邪盛正表之后方可见到湿浊毒瘀大于热的证候。毒蕴湿热的证候在中焦尚不难清化,在上焦则很难解散。因而病程较长,重症较多。尤其肺脏被湿浊毒瘀壅塞者,难治且预后不良。年老体弱患者易至于此。

    (六)热毒炽盛,弥漫三焦。此证中青年人多见,北方多见。盖因疫毒虽强而正气亦较盛,正邪交争剧烈所至。疫毒或由表及里或直行中道,或自膜原,传经或自口鼻流布三焦,传一步斗一池,进一步争一城,不几日便毒热炽盛,弥漫三焦。纵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毒疫)的中期证型,此证最为多见也最具代表性,是主证型。由于上下俱热,三焦同炽,单一治法很难收效。如:汗之,热稍退,复又起,盖因上焦热稍解而中焦热炽盛,必上蒸复热;下之,热暂退,复又起,盖因中焦热得泻而上焦热炽盛,必下乘虚位而复热;利之,心烦、胸闷稍减而热不动,盖因下焦热暂清而中上二焦炽盛,必流布下焦复烦复闷。推理,若单纯治之亦会如此,况此法本病并不相宜。为此只有清、宣、利、导,畅通三焦,上下排毒,顾护胃气,才能不致疫毒深陷。本病疫毒极为亢烈,排净不易,复制极快。纵投重剂,亦难捷效。初治之时,热如常,三日左右热稍减,通常须坚持5~10日方可见效。待发病后14天这一转折点到来,此时若毒不深陷,必有转机,康复有望。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0岁的高龄了,那么她在2020年的年末,家人找到我说做这个影像学检查呀,发现肝上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物,医生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肿瘤,所以说呀,他就没把这个情况如实的交代给这个患者,就想通过这种中医中药保守的一些治疗方......
  • 大家好,那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啊,接诊了很多这种HPV感染的女性患者,也是把一些这些患者群体非常关心的一类话题,拿到这儿来,或者说作为这种说中医中药调理期间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今天跟大家一起来讲解一下。这个话题呀我给大家定义为HPV与免疫......
  • 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个中医治疗结节类疾病的一个专方,小方,我给它起名为结节病专方,为什么这么讲啊?消瘰丸全方一共三味药,可以配合在我临床工作当中很多方剂当中进行什么起到消结节,散结节的目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药有什么呀?玄参,浙贝母再加......
  • 那么今天我就借着人民日报的金句,也给大家提醒这个冬天医生给你的三点忠告。第一点呢,人民日报说了口罩,那么我给它加上疫苗,别乱跑。什么意思啊,这个冬天依旧是不可懈怠,不可放松的一个冬天,一定重视疫情的防护,戴好口罩,打好疫苗,不要随处乱跑。那......
  • 医学当中唉比较常见的对腹部脏器的划分,它有一个九宫格的分法,就是啊,把人体的这个腹部唉心口窝以下,耻骨联合以上这一片区域呢,它分为九个区域,第一个上腹部,上腹部在右侧,它叫右上腹,它主要是肝,胆这个器官的所在位置。那么中腹部呢?是胃和胰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