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卫生部公布《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为系统了解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量、卫生服务利用与费用及其变化趋势,卫生系统的反应性、社会各方面对卫生改革与发展的看法和评价等信息,卫生部定于2003年9月18日至10月2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2月2日卫生部公布了《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主要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共抽取95个县(市、区)、475个乡镇和街道、950个村(居委会)、57000户、约20万常住人口。

    我国年患病人次数为50.8亿

    在本次调查的95个县市区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及慢性病患病率均高出农村。调查结果指出,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3.2/1000,农村比例是139.5/1000。如果排除季节性影响,由此测算我国年患病人次数为50.8亿,比1993年增加了7.1亿人次。

    按患病的病种分析,城市居民依次是高血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慢性胃肠炎、脑血管病、糖尿病;农村依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慢性胃肠炎、高血压、流行性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

    结果还指出,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51.1/1000,其中城市比例为239.6/1000,比农村高出119/1000。由此计算,我国慢性病人数为1.6亿,相当于每十人中有1.3人患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

    医疗费成为居民第三大消费支出

    调查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费用近年来增长速度过快,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成为我国居民继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调查报告说,过去5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长8.9%,农村增长2.5%,而在年医疗卫生支出上,城市和农村居民则分别增长13.5%和11.8%。

    报告说,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次均就诊费用为219元,次均住院费用为7606元,分别比1998年增加了85%和88%;农村居民次均就诊费用为91元,次均住院费用为2649元,分别增加了103%和73%。

    “城乡居民平均一次住院费用相当于一个居民一年的总收入,换言之,住一次医院就要花掉一年的收入。”报告说。这份报告指出,医疗费用过高已经成为制约居民利用门诊与住院卫生服务的主要原因。如果费用上涨趋势不加以抑制,将会给社会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居民卫生服务的有效需求将更加受到抑制。

    与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相对应的是,我国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高。根据这份报告,50.4%的城市居民和87.4%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医疗机构收入增加明显 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2003年全国综合医院业务收入比1998年增加了66.4%;综合医院平均每个门诊病人医疗费为108.2元,比1998年增加了57.5%,平均住院病人医疗费3910.7元,比1998年增加了76.1%。城乡居民平均一次住院费用相当于一个居民一年的总收入。

    居民对医疗服务费用过快增长明显不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32%、农村18%的门诊患者认为门诊医疗费用过高且收费不合理;38%的城市住院者和31%的农村住院者对住院费用过高表示明显不满。

    医疗服务利用者除对医疗费用反映强烈以外,也有部分患者对医疗机构进行投诉的方便程度、查询医院费用账单的方便程度、就诊路途上花费时间和不方便以及就诊机构的技术水平、设施和环境等表示不满。

    卫生资源总量增加 但投入方向不尽合理

    调查结果表明,国家对卫生机构投入增加,卫生资源总量增加,但投入方向不尽合理。

    过去5年,政府卫生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但对公共卫生支出增加不明显。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卫生投入的80%集中在城市,其中80%集中在城市大医院,这种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一些符合公众利益、具有更大社会效益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农村卫生事业等项工作,却因筹资困难发展缓慢。

    调查结果显示,各级政府卫生财政支出2002年比1997年增加了30%。投入主要集中在医院、卫生院和中医院,占卫生事业费支出总计的比例从1997年的89.9%降低到2002年的88.4%,而公共卫生经费支出,如防治防疫和妇幼保健支出等的比例仅由8.8%增加到10.5%,增加比例不足2%。

    病人就诊向上级医院集中

    调查表明,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就诊不合理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变。

    调查显示,城市25.7%、农村53.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单位就诊,与1998年调查相比,城市就诊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减少了1.1%,有一些城市减少了6%,农村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比例下降了7%。农村患者到县及县以上医院、城市患者到大医院就诊的比例增加。

    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等候时间长的原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主导疾病

    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不容忽视。

    本次调查结果与1993年和1998年的两次调查相比,城市居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等感染性疾病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与营养代谢方面的疾病则有所上升。结果还表明,慢性疾病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加快而进一步上升。年龄每增加10岁,慢性病患病率增加50%以上。

    调查指出,虽然农村地区传染病的发病率由5.7%下降到2.7%,但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疾病,与前两次调查的结果相比下降不明显。同时,一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农村则明显增加,其中高血压患病率比1993年增加了1.8倍。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这个日子,那么有患者来看诊的时候总是说他是到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感觉这个脚凉啊,腿凉,特别怕冷,那么今天跟大家再讲一讲,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从中医来说呢,中医说脾主肌肉,肝主筋,那么肾呢主通一......
  • 萎缩性胃炎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也不需要那么多担心。之前说过就是萎缩性胃炎,我们把你监测十年, 20年, 30年,你也没有癌变,也不会癌变,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监测呢,身体出现异常症状的时候进行一些调理,那么再一个就是饮食生活方式要做一些共同的......
  • 在临床跟患者交流的时候吧,有时候有一些误区,比方说就感觉胃息肉就是癌前病变,一定要把它切掉。其实跟大家说一下,在临床上85%到90%的都属于胃底这个腺体息肉,那么这类胃息肉胃癌的几率是非常低的。那么所谓的胃息肉啊,一般来说是发生在胃壁里面的......
  • 怎么才能够控制萎缩性胃炎不进一步发展,那么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很久远的一个话题,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吧,整个医学啊都在研究这个萎缩性胃炎啊,因为当时发现这个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当时的研究方法呢也比较简单,由于萎缩性胃炎当时认为就是缺少胃......
  • 大家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肝气郁结这个词儿,那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吧,生活一些节奏问题,所以说肝气郁结的人确实比较多,年龄大,年龄小都有,那么肝气郁结呢,其实中医这四个字其实分很多种,比方说肝郁脾虚啊,肝郁肾虚啊,还有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