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方法:将分流管脑室端置于侧脑室的额角,分流泵置于颞部腹腔端经胸腹皮下隧道引至右上腹部后经腹直肌切口送于腹腔,置于30cm左右,不作固定。术后并发症:

    1.引流管堵塞7例,脑室端3例,腹腔端4例,发生时间为术后1周至13个月,平均5个月。

    2.分流过度致硬膜下积液、出血或裂隙状脑室各1例。感染2例。

    讨论:近年来各种新型引流装置的发明,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使得V?P分流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但分流系统的梗阻、超量引流及感染仍然是V?P分流术的三项主要并发症。

    作者在实践中做了改进,介绍如下:

    文献报道引流管的发生率为28%,为降低阻塞的发生率,我们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置于引流管的脑室端,长约5?6cm

    从而避免了引流管脑室端被脉络膜包裹,同时也避免了因置管过长刺入脑室壁或穿通至对侧脑室,或因置管过短而使引流管在扩大的脑室缩小后退缩至脑实质内。

    我们将V?P引流管腹腔端经腹直肌置入腹腔长约30cm,因经腹直肌切口,不易发生切口疝,置管较长使其不易被大网膜包裹而致引流失败。引起引流装置阻塞的另一重大因素是CSF中蛋白含量较高,一般是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待CSF蛋白含量降低后再施行V?P分流术这种方法有发生超量引流和感染的危险,而且要做两次手术。

    根据Ypoiseuille`s流率定律,即分流管任何部位管径的缩小都可明显地影响流率,鉴于我们使用的Holter分流装置,设置了2个阀门而缩小了管径,使流率大为减缓。故对CSF中蛋白含量较高的患者我们采取了剪除了腹腔控制阀门,并用平头针打了数个侧孔的引流管腹腔端置入腹腔。成功地分流了5例CSF蛋白含量超过800mg/L的患者,疗效好无阻塞,并且颅内压控制好,勿需两次手术和重新更换引流管。

    V?P分流术引起分流过度亦是常见的并发症。除术前行腰穿测定颅内压外还在术中直接穿刺脑室检测脑室内压力,然后根据其颅内压的高低选择不同压力的V?P引流管,压力在75?110mmH2o间选择高压管,40?76mmH2o间选择中压管,间选择压力在10?40mmH2o间选择低压管,0?10mmH2o间选择超低压管。V?P分流术由于手术野较广,发生感染的机会较多,除脑室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也可发生腹膜炎,膈下脓肿或腹腔脓肿。据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3:110报告局部感染发生率为20%,感染死亡率为18%。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是一个女性患者,它所表现出来的虽然在夏天也是一种什么怕冷的状态,畏寒肢冷,乏力汗出,不但怕冷,而且还爱出汗,越出汗身体感觉越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再者,食欲不振,用她的话来说,我就是体质特别的虚弱,那这个就是她一身怕冷的症状。再者,就是......
  • 那么这个上火其实在医学上,它确实有着它自己的定义,什么定义?就是上火是指一类各种因素导致的头面五官出现的这种红、肿、热、痛,这一类病症的一类总称。那么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例上火的案例,就是一个青少年患者,他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位患者,他来诊......
  • 这样一种症状,那么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太多了,我告诉大家,凡是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无一例外全是吃出来的,要么你吃的少得病,要么你吃的多还得病,再者你不按时吃也得病,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胃强脾弱,临床表现就这两大症状。胃强,这种强,其实是......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左乳的恶性肿瘤,这次来诊,她告诉我现在左乳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之后,已经是一年十个月了。这次来主要目的胸胁部还是有一些胀痛的感觉,而且就是感觉这种刀口的一个疼痛部位非常的固定,而且疼痛的非常明显,已经影......
  • 这位患者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来找到我的时候,就是因为这种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时候是清水样的,有的时候表现这种淡黄色的,这几天症状比较严重了,鼻子虽然通气儿,但是总感觉有一些不通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