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川崎病早期静注丙种球蛋白不如传统治疗

    据4月《儿科学杂志》(J Pediatr2004;144:496-499)上的一项报告,川崎病(又称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在诊断后的头4天内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并不优于在5-9天内的传统IVIG治疗。

    作者、久留米大学医疗学院的武藤博美(Hiromi Muta)和同事解释,日本近1/3的川崎病患者都是在4天内治疗的,但这种治疗是有益甚或有害还有争议。为此,他们使用日本全国的数据库研究了本病初治的最佳治疗时间。

    这些研究人员报告,早期或晚期治疗组病人急性心脏病变的发病率没有差异,即使在调整了年龄、诊断和总IVIG用量的不同后也如此。同样,两组病人心脏后遗病的频率也没有区别。早期治疗组的总IVIG量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而且早期治疗者再行IVIG治疗的比率更高。“遗憾的是”,作者写道,“因为我们与IVIG治疗有关的危险因素的资料有限,所以不能进行多变量分析,但结果可能是早期治疗也不会有显著意义”。

    “没有证据表明头4天内早期治疗预防心脏后遗症上的效果好于5-9天内的治疗”,作者总结,“但是,也没有证据表明在早期IVIG 治疗失败时再次治疗增加了心脏后遗症的危险”。尽管得到了以上这些结论,武藤还是告诉路透社记者,“我建议早期治疗。因为万一早期治疗失败我们可以再次治疗。我认为早期诊断的病人比晚期的多,因此,没有理由延迟他们的治疗”。“应该是一诊断就要治疗”,他下结论说,“如果治疗更早,就可以在10天内治疗多次”。

更多中药材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