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元四大家——张从正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代雎州考城(今河南雎县兰考一带)人。幼承庭训,习医文为业,兴定中入太医院任职,不久辞去,回乡里悬壶,谓门庭若市。张氏毕生上研灵素,下通百家,忙于诊务而疏于书作,后世传《儒门事亲》十五卷,据考前三卷为张氏亲撰,后十二卷则由其门人麻知己、常仲明等整理而成。

    张氏私淑“寒凉派”——刘完素之理论,力矫世医好用温补之时弊,宗内难之经旨,师仲景之汗、吐、下三法,创立以“攻邪派”为核心的理论学说,现列其主要观点如下:

    1、倡祛邪扶正法。

    2、有邪应先攻邪,邪祛正安。

    3、攻邪应就其近而祛之,如在上者吐之,在下者泻之,在表者汗之等。

    4、养生当用食补,治病易用药攻。

    5、药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且张氏凭其深厚的临床经验,对汗、吐、下法提出了新的见解,扩充了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汗、吐、下三法的范畴。张从正所论三法,不为单纯之发汗、涌吐、泻下,实则为多法联用,以消疾祛病,其将三法的传统概念升华扩展,对完善中医学“治则”理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且因从正之“攻邪论”对后来“瑾愿意学”的繁荣及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学后又有麻知己、常仲明、张伯全等领承其旨,使张氏理论得列流传,从而形成金元医学的一大学派——“攻下派”。考张从正还曾撰有《张氏经验方》及《伤寒心镜》等,惜失传,慎憾。

更多中药材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