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朱门妙手伤寒名家-宋代医家王实生平简介

    一) 迷一样的身世

    《宋史·艺文志》载有《伤寒证治》一书,王实撰,但关于王实平《宋史》没有记载,当代李云先生《中医人名辞典》综合《宋史·艺文志》、《世善堂书目》、《中国医籍考》等资料云:“王实,宋代颖州(今安徽阜阳)人,为名医庞安常高弟,官至信阳太守,曾集诸家伤寒方论撰《伤寒证治》三卷,《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均佚”。这是目前所知关于王实生平得较为全面的资料,但其中有不少错误。现将搜集到的有关王实生平资料罗列如下:

    1) 宋·叶梦得《石林居士健康集》:王仲弓,人物高胜,……作《伤寒证治》发明隐奥。

    2) 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自序》:后来者维王仲弓监丞一书颇有发明。

    3) 宋·温革《隐窟杂志》:王仲弓《伤寒证治》汤剂注云:……。

    4)宋·范氏《过庭录》:王乐道二子,实,字仲弓,宁,字幼安。

    据以上史料可知,王实字仲弓,为王乐道之子。王乐道名王陶,《宋史》有传,官居显赫,据有关文献记载,王陶祖籍陕西,早年游学京师,与都官公李晋卿长子等人相聚于许之长葛(今许昌一带),后娶李晋卿之女为妻,遂以许昌为家,王实出生于此。由此可知王实出生于显宦之家,其弟王宁后也身居要职,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二) 潇洒旷达的一生

    虽然王实出生朱门,但他为人旷达,最慕陶渊明为人,因此无心为官,虽历任显官,但为官常自免,是个典型的性情中人。据《砚北杂志》载:王实自幼从司马光学,温公待之颇严,仲弓超然物外,不以仕宦为意,曾官籍田令,苏轼官中山时为其属吏,后为信阳太守等职,南渡后客死鄂之咸宁。

    王实文采卓然,在当时已为人称许,对医学也有极高的研究造诣,平时常与当时名医相互探讨,如孙兆、杜壬、常器之等大家皆为其友,他并非职业医家,也不是庞安常的徒弟,他的医学知识应该来自自学,在宋代儒者习医的风气之下,王实应该是比较有成就的一位,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最为独到,在当时即为伤寒大家所重,所撰《伤寒证治》三卷,《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今均佚,但许多章节仍保留在现存的一些医籍中,如元·王好古《医类元戎》中多处引用王朝奉方论,涉及内容以伤寒为主,十分精辟,过去日本学者曾认为出自北宋名医王贶之手,但经笔者考证王朝奉方论出自《伤寒证治》一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位几乎被人遗忘的宋代伤寒大家的真知灼见。

    随着时间的流失,有许多历史上曾作过极大贡献的医学家,他们的名字渐渐地已被遗忘,了解他们,发掘他们,让他们的名字再次闪光,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是每个医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更多中药材
  •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