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急性重症胆管炎

    本病是肝内胆管的一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感染,是胆系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故将其独立出来以便引起临床注意。本病主要由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管狭窄等引起,感染以大肠杆菌多见。其病理改变为胆管内充满脓性胆汁,胆道内压显着增高,感染沿胆管近端扩散,细菌、内毒素及脓栓大量进入肝血窦,导致胆源性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等。

    本病临床表现,凡具有痛、热、黄、厥四联征即可构成诊断。(1)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胀痛或较痛,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2)继而寒战、高热,体温39度以上,伴恶心、呕吐;(3)8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4)以低血压为重要表现,可很快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谵妄或嗜睡、昏迷等中毒性休克和中毒性脑损伤表现;(5)腹部体征可有右上腹或全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触到肿大的胆囊,肠胀气明显。

    临床辅助检查:(1)白细胞总数高达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以上,血培养可阳性,血清胆红素增高,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常有电解质紊乱等;(2)B超声显示胆管扩张,内有异物(结石、蛔虫)等,肝与胆囊肿大;(3)术中探查胆总管增粗、充血肿胀,切开后,高压力的脓性胆汁喷射而出,细菌培养阳性。

    西医治疗本病以手术为主,术后要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措施,持续检测尿量、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新鲜血及白蛋白,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应用广谱抗生素等等,还要密切监视病情,积极护理,注意降温(高热时)和保温(休克时)措施。

    本病属中医“急黄”、“热厥”、“昏迷”、“结胸发黄”等范畴,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气机郁滞,疏泄失常而发本病。临床以清热利湿、解毒排石、凉营开窍为主要治则。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22例,结果治愈106例,无效16例,治愈率86.6%。

更多中药材
  • 一、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如果肝气不能调达,就容易肝气犯胃,并且导致气滞、气逆,出现肝胃不合而引发胃胀。肝气郁结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胸闷胀痛、呼吸不畅、心情烦躁、急躁易怒,一生气就感到胃胀不适,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加重,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理......
  •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
  •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