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马齿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马齿苋别名

    地锦

    来源

    马齿苋科小马齿苋Portulaca quadrifid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微酸、微苦,平。

    功能主治

    止痢杀菌。主治痢疾,肠炎,腹泻,湿热性黄疸,内痔出血,乳汁不足,小儿疳积,黄水疮,下肢慢性溃疡。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适量焙干研粉,菜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小马齿苋拼音注音Xiǎo Mǎ Chǐ Xiàn别名

    地锦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齿苋科植物四裂马齿苋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laca quadrifid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残根及杂质,洗净,鲜用或略蒸或烫后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旷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的南部。

    原形态

    一年生肉质草本。茎柔弱、匍匐,节上生根。叶对生,扁平,无柄或有短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8mm,宽2-5mm,顶端钝圆或急尖;托叶为疏长柔毛状。花小,为4片轮生的叶和白色长柔毛所围绕;萼片膜质,倒卵形,长2.5-3mm,有脉纹;花瓣4片,黄色,长约4mm,长圆形,基部合生;雄蕊8-10;子房卵圆形,有长柔毛,柱头3-4。蒴果黄色,膜质。种子小,黑色,表面有小瘤状体。花果期几为全年。

    性味

    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内痔出血;黄水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慈姑叶拼音注音Cí G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叶片。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②《重庆草药》:“(全株)辛辣,有小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疮肿,丹毒,恶疮。①《日华子本草》:“研敷蛇虫......
  • 《中药大辞典》:慈姑花拼音注音Cí Gū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泽泻利植物慈姑的花。功能主治《中国医学大辞典》:“明目,去湿。治一切疗肿痔漏。““祛湿之功,同于茵陈。“用法用量治一切疔疮:慈姑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捣敷患处。孕妇忌......
  • 拼音注音Cí Zhú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甘,微寒。......
  • 《中药大辞典》:慈竹叶拼音注音Cí Zhú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产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慈竹(《......
  •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慈竹根拼音注音Cí Zhú Gēn英文名rhiz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