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面部潮红伴发丘疹、脓疱的皮肤病,俗称“红鼻子”多见于中年人。发病原因不明,与皮脂溢出有关,嗜酒、胃肠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内分泌障碍、病灶感染等可能诱发本病。此外,也可能与毛囊虫有密切关系。

    临床分期:

    (一)红斑期 开始鼻部发红,逐渐扩展至两颊、眉间、前额及颏部。最初仅为一过性潮红,以后潮红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最终成为具有多数毛细血管扩张的持久性红斑。情绪因素和刺激性食物可使皮损加重。

    (二)丘疹脓疱期 在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和脓疱,针头至绿豆大小。毛细血管扩张加重。

    (三)鼻赘期 在前两期基础上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增大致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高低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显著。

    诊断:1.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征,即可诊断。2.需与寻常痤疮鉴别,后者好发于青春期,皮损除侵犯面部外,胸背部也常受侵犯,常伴黑头粉刺,鼻部常不受侵犯。

    鉴别诊断:

    1、痤疮 常见于青春期,皮损以粉剌、丘疹为特征,对称分布,鼻部皮损少见。

    2、脂溢性皮炎 皮损除在面部,还可在头皮,为淡红色斑,其上有油腻状细碎屑,毛细血管扩张少见。

    治疗上现代医学对一般轻者外用硫磺洗剂涂擦,或用灭滴灵治疗有脓疮者,可用抗生素,形成鼻赘者,可考虑手术。

    祖国医学亦早有其名,由于鼻准部红赤,故又有称“赤鼻”者。由于青壮年气血方刚,血热熏肺或因嗜酒,或喜食五辛厚味,助升胃火,肺胃积热,熏蒸颜面而生红斑、丘疹、脓疮。再因风寒外束,气血淤滞,形成赘瘤。故以清肺胃之蕴热为主,用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治疗。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540例,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2年以上未复发)510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30例。总有效率100%。

更多中药材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