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褥疮

    本病又名“席疮”,因久着席褥生疮而命名。多见于昏迷、半身不遂或下肢瘫痪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迫及摩擦的部分,如尾骶、脊背、坐骨结节、足跟等处。

    本病的临床表现,初起时多在尾骶、背脊、足跟、坐骨结节等部位的皮肤上,有一破损面,或为一小褐色红斑;逐渐形成黑色痂盖,其四周的皮肤色暗红、缺乏光泽和弹性,终于溃腐,形成局限性浅表溃疡,肿势平塌散漫,腐肉不易脱落,脓水不多,不易收敛,有的自觉疼痛,有的不痛。此时应积极治疗,避免再受压,让坏死腐肉与正常皮肉分离并脱落,四周肿势渐趋限局,色泽由暗滞转为红活,预后较好,多能获愈。若溃疡黑腐蔓延不止,肿势继续发展,疮口四周形成空壳,则预后久差,且伴有精神萎靡,神疲体衰、饮食不思等全身症状。溃腐日久,每致伤筋损骨,预后不良。

    本病的病因病机,由于长期卧床不起,久病气血亏虚;复因受压部位气血失于流通,不能营养肌肤,摩擦破伤感染,引起坏死溃烂。

    本病的治疗原则以补易气血、和营托毒为治,并要针对原发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积极改善宾跟的全身情况。外治以拔毒生肌为原则。对昏迷者,胸腰椎结核、脊椎压缩性骨折、中风等病引起的瘫痪,或大面积及其其他重病久卧不起床者,应注意定时变换体位,并在易于受压的部位每日用药酒或酒精按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气血通畅,用气垫或海绵垫垫衬于受压的部位,也可防止褥疮的发生。

    [临床疗效]临床治疗356例,全部治愈。皮肤潮红一般5~6天可恢复正常颜色;水泡5~6天可干燥结痂;溃疡面平均7天可愈合。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