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盆腔淤血综合症

    盆腔瘀血综合症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瘀血而引起的一种妇科病变,为妇科常见病,多见于25-40岁有过妊娠分娩的妇女,常与流产、难产、输卵管结扎术等因素相关,其特点是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极度疲劳感,白带过多,瘀血性痛经及瘀血性乳房痛;外阴阴道可见静脉怒张,宫颈呈紫蓝色,大部分子宫后倾后屈、肥大,宫旁压痛,但无明显病灶;以往没有明显的急性盆腔感染病史。本病多按盆腔炎予以各种治疗,但收效不大。其病因主要因为盆腔内静脉丛多,有阴部静脉丛、膀胱阴道丛、子宫阴道丛、卵巢丛、骶前丛、痔丛,静脉数量多;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肠三 个系统静脉丛彼此相通,且静脉壁薄,缺乏外鞘,中小静脉均无瓣膜。因此,三个系统间任何一个静脉回流障碍皆可影响其他两个系统,使盆腔静脉内血液迟缓。此外,阔韧带基底部筋膜在分娩过程中发生裂伤,致使子宫静脉从裂伤处膨出、曲张。主韧带薄弱致子宫后倾,使子宫卵巢血脉回流障碍,也是盆腔瘀血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诊断方面,除以上病史、体检外,腹腔镜下可无明显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致病因素,而盆腔内静脉怒张(正常卵巢静脉直径9.3-10.0mm)或有阔韧带裂伤。此外,盆腔静脉造影术可以显示子宫静脉与卵巢静脉的动态表现和盆腔静脉血流出盆腔的时间(造影剂廓清时间正常<20秒)。盆腔血流图亦可用以确计。

    治疗方面,轻者取侧卧位、胸膝卧位,纠正便秘,治疗宫颈炎,加强盆底肌肉锻炼;重者可作圆韧带悬吊术及骶韧带缩短术,或阔韧带筋膜裂伤修补术。

    中医对本综合症的表现可见于瘀症、腹痛诸症的辨证论治方面,但并无具体所指,结合病人出现舌紫、脉细、盆腔静脉回流迟缓的疼痛现象,可归纳为气滞血瘀症。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应用58例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盆腔瘀血症,效果满意。一般2~3个疗程症状缓解。

更多中药材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
  •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