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

    因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和垂体功能失调而停经3个月以上者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但无烘热现象,基础体温单相,妇科检查子宫偏小,有时可扪及略大的卵巢。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宫颈粘液检查显示体内雌激素作用水平偏低,子宫内膜呈增生反应。血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促黄体生长激素LH)水平偏低或LH/FSH比值<3,血泌乳素(PRL)正常水平。其病因可由精神因素如情绪过度波动、紧张,环境或外周温度的较大变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与下丘脑——垂体间的功能失调,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卵泡成熟和排卵功能发生障碍。青春期少女可在此时发生神经性厌食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受抑制,而产生严重闭经。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等也可影响下丘脑功能而引起闭经。其他垂体靶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紊乱也可通过代谢或激素的反馈,出现某些故障而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诊断方面,病史中有厌食、消瘦或肥胖等情况;无溢乳,无烘热、或产后大流血、感染情况;可有精神、环境因素。用孕激素或雌激素后可有撤退性子宫出血。血FSH、LH、PRL值一般偏低,LH/FSH比值<3,垂体兴奋试验一般呈阳性反应。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并无明显减退。从而排除了子宫性、卵巢性和垂体性闭经。目前对本病治疗,西药方面主要用促排卵方法,周期性服用少量雌激素以促进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用促性腺激素以代替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刺激卵巢,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可用氯蔗酚胺;腺体反应好者可用促性腺乙激素释放激素(LHRH)脉冲式给药法等。

    中医对本类闭经的认识,历家均有论述,按病因和辨证可分为气血不足、肝肾不足、气滞血瘀、痰阻四类。气血不足者因思虑伤脾,不能生化气血,于是营血衰少无以下注于冲脉,血海空虚,月经闭止,故取补气养血法。肝肾不足者,由于用脑过度,精血渐耗,冲任失滋,于是月经不行,取滋补肝肾方法治疗。气滞血瘀者由于情绪不稳或突受刺激,以致气机不畅,瘀血内阻,月事不行,治以调元化瘀法,痰阻者由于素体痰湿俱盛,脂膜壅塞,阻遏经脉流通,于是经行停滞,治以化痰行滞法。诸方法在治疗中也有分合,治疗中排卵率一般30-80%左右。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96例,痊愈190例,6例无效。治愈率96.9%。

更多中药材
  • 其实也就是我们说到了男子到了五八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肾气不足的表现,那么这种表现会在哪里呢?一个就是我们说的掉头发,那么再一个就是牙齿松动,那么这都是可以提示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了。所以很多4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都非常注重养生,如果你也到......
  •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
  • 那么在中医看来,这种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的范畴。那么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绞痛啊,心肌梗死,关系是密切的。从中医的病机来看胸痹,那我们从......
  • 总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气短,爱感冒的临床表现,又有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多梦,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这样的血虚之象。这种临床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了,那怎么来治疗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气血两虚的治疗其实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气血双......
  •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