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妊娠剧吐

    妊娠早期,孕妇发生轻度恶心呕吐,纳少择食,头晕体倦等现象,称早孕反应。一般于妊娠3月左右会自然消除。但有些孕妇反应严重,呈持续性或剧烈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始可称为妊娠剧吐。

    妊娠剧吐的临床表现,按其程度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类。轻症患者可有反复呕吐,择食、厌食、神疲头晕,大便秘结等,但体重、体温、脉率均无改变,尿酮体阴性.重症患者则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和进水,吐出物除食物、粘液外,甚至可有胆汁或咖啡色血水,并感全身乏力,明显消瘦,小便少,常出现酮体,同时,还可发现患者全身皮肤粘膜干燥、眼球凹陷、脉搏细弱而速(每分100-120次)等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体温升高,黄疽,嗜睡和昏迷,还可出现视神经炎和视网膜出血。

    妊娠剧吐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可能与胎盘激素有关,其中主要是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因早手反应发生的时间和胎盘分泌HCG功能旺盛的时期相符;再者,又发现HCG水平与呕吐发生率亦较一致,如葡萄胎,双胎孕妇的HCG水平较高,呕吐的发生率亦较高,而且呕吐的症状亦较重。当HCG水平下降后,呕吐亦随之消失。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孕妇不能用HCG的水平予以解释,有些孕妇HCG水平虽高,但未发生呕吐;而另一些孕妇,HCG水平并不高,但呕吐却很剧烈。临床上往往见到精神紧张而敏感的孕妇,易发生妊娠剧吐,故又认为妊娠剧吐与孕妇的神经类型、身体素质有关。

    妊娠剧吐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需与病毒性肝炎、溃疡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相鉴别。为辨别病情的轻重,可检查尿酮体、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和钾、钠、氯等电解质,必要时作非蛋白氮、胆红素测定及眼底检查。

    现代医学对妊娠剧吐的治疗,一般常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和镇静止吐药如鲁米那和氯丙嗪等。重症患者需注意补充水份,增加营养,纠正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饮食以少量多餐、食物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宜。但若极个别患者经治疗不见好转,体温高达38℃以上,脉率快于120次/分,并出现黄疸时,应考虑中止妊娠。

    妊娠剧吐中医称之为“妊娠恶阻”。中医认为恶阻的主要病机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每由脾胃虚弱和肝胃不和所致。脾胃虚弱者,受孕后经血不泻,冲气日盛,而冲脉来于阳明,其气上逆则可犯胃,发生呕吐,且脾虚不运则痰湿内生,痰浊中阻又可引起恶心呕吐。脾胃不和者,每因孕妇素性烦躁易怒或抑郁不快,或兼胃气虚弱,受孕后阴血聚于下焦以养胎,以致肝血不足,肝气偏旺,肝居左主升,肝气升动挟冲气上逆犯胃而发生呕吐。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65例,15天内全部治愈,其中6天内治愈者占61.5%。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