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柿子通身皆是宝

    柿子,又名朱果,呈圆形或扁圆形,红色或黄色,属于柿科植物的果实,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美称。

    我国柿子品种繁多,约有300多种,但从口味和吃法上分,有甜柿子和涩柿子两大类。甜柿子成熟摘下来即可食用,涩柿子则需要经过人工脱涩后才能食用。柿子鲜吃,味甜、汁多、肉细,老少皆宜。柿子还可加工制作成柿饼、柿干、柿脯、柿酒、柿醋等产品。柿子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柿子不仅是一种水果美食,而且还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能。祖国医学认为,柿子性味甘涩,微寒无毒,可清热润燥、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烦热口渴、吐血和口疮等症。鲜柿、柿饼、柿霜、柿蒂、柿叶都是很好的药物。

    柿子(鲜果)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适用于燥热咳嗽、瘿瘤瘰疬、胃热伤阴、口干口渴、吐血等。每日吃鲜柿子两个,可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鲜柿捣烂取汁,每日温开水冲服30毫升,连饮数周,可治瘿瘤。未成熟的青柿子250克,捣烂取汁,分次温开水冲服,可治疗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柿饼 味甘、性平,具有润肺化痰、补脾涩肠、止血等功效,用于燥咳吐痰、脾虚食少、腹泻、便血、痔疮出血等症。柿饼3个、川贝粉9克,共蒸熟,每日2次,连食5~10天,可治干咳、久咳。柿饼、红糖各50克,黑木耳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6天,可治疗痔疮出血。柿饼两个、陈皮6克、糯米60克,共煮粥,连食3天,可治疗慢性肠炎。

    柿霜 味甘、性凉,具有清热、润燥、止咳等功效,适用于治疗口舌生疮、咽干喉痛、咯血等。柿霜3克,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可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柿霜3克,罗汉果9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肺热伤阴所致咽炎。柿霜、白芨粉各30克,共研末,每次取1.5克,用鱼腥草30克、仙鹤草15克,煎水送服,每日2次,适用于肺痈的辅助治疗。

    柿蒂 味甘、性平,具有降气止呃功效,适用于呃逆不止等症。柿蒂10克、丁香1.5克、生姜2片,水煎服,适用于胃寒呃逆。柿蒂12克,加水1小碗(300毫升)煎半碗,睡前服,治疗小儿遗尿症。

    柿叶 具有降血压、软化血管的作用。嫩柿叶适量,开水泡,代茶饮饮,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并有清热健胃、助消化作用,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的疗效。

更多中药材
  •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