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季户外锻炼“四不宜”

    运动

    量要由小到大 晨练前要保证身体能量 锻炼身体注意选择天气和场地——

    中秋已过,天气转凉,正是人们户外锻炼的好季节。但秋季锻炼身体更要尊重科学,循序渐进,只有选择适当的场合、时间、地点、环境和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否则,锻炼身体不得法,反而会更加有害人体健康。为此,这里提醒人们,秋季锻炼身体注意“六不宜”,仅供人们锻炼身体时参考。

    一、动作不宜过猛:在秋季锻炼身体过程中,有的人认为天气凉爽了,加大运动量,身体才能练好,抵抗力才会增强。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健康专家们指出,秋季锻炼身体不宜过猛。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都要适度才好。从中医理论讲,秋天是人的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锻炼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在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经过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相反,如果锻炼后十分疲惫,休息以后,仍然身体不舒服、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那么,你的运动量可能就过大了,下一次锻炼时一定要减小运动量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晨练不宜空腹跑步:秋季,有很多人喜欢早晨一起床就去长跑,以此来强健身体。其实,空腹跑步,弊大于利。有关专家研究发现,空腹跑步往往会增加心脏、肝脏的负担,容易出现心律不齐等现象。运动需要能量,平时人体能量来源主要为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空腹运动,如早晨慢跑时,主要的能量来源于脂肪。这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增高,脂肪酸不但成为心脏等活动的能量来源,其量过多可成为心肌的毒物,能够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他们利用游离脂肪酸比年轻人低,这种危险就更大。在长跑之前,最好先喝些蜂蜜或葡萄糖,以保证能量,避免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利。

    三、不宜在公路旁或公路上锻炼:秋季,晨练在林阴道上慢跑,呼吸清新的空气,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在现代城市中,随着汽车迅速增多,在马路上跑步,肺活量增加,会吸入大量的灰尘和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在公路旁、公路上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粉尘及病原微生物明显高于生活区,而且秋、冬季节大气稳定,近地面层空气污染物受低层逆温层阻挡清晨不易扩散,是大气污染的高峰期。

    四、雾天不宜户外锻炼:秋季,特别是秋末冬初,大气层趋于稳定,晨雾明显增多,大雾弥漫景色朦胧,使人们犹如置身于仙境一般,似乎增加了晨练的情趣。殊不知,大雾天气出门锻炼十分有害身体健康。大雾是由悬浮于近地面的水汽凝结而成的,它容纳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各种酸、碱、铅、胺、苯、酚、病原体和微生物。晨练时呼吸加快,人体会吸入这些有害物质,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鼻炎、哮喘等疾病或加重病情。同时,雾天气压低、风小、湿度大,汗液不易蒸发,使人感到不舒服。

更多中药材
  • 藏红花至明代传入中国,记载在李时珍《本草纲目》被列为药用,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那藏红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经期腰酸腹痛、血块多、面色暗淡、脸上斑点比较多的女性尤为合适。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当茶叶,可以反复冲......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
  •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