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饮酒“暖身”不科学

    “水越喝越冷,酒越喝越暖”,似乎喝酒可以取暖已被许多人认可,所以在寒冷的冬季,酗酒的人明显增多。但医生表示,喝酒取暖只是酒徒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上喝酒并不能产生热量,而是越喝越冷。

    为什么很多人喝酒后会觉得身体发热呢?四川省成都市六医院大外科主任兼肝胆科主任张光全介绍,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人们喝酒后会有热乎乎的感觉,是因为酒精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变粗,血液加速流向皮肤所致,感到温暖的只是皮肤表皮。与此同时,在酒精刺激下,人体肝脏等处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到身体表面。由于血液是热的,人自然感到热乎乎的。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事实上,因身体散热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些。由于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输送热量,身体的热量在大量丢失后,人又会感到更冷了,有时还会冷得起“鸡皮疙瘩”。

    少喝一点酒的确对于身体有益,但相关资料表明,饮酒量每天大于50克乙醇,以一般酒的度数折算为100克,高血压的发病率将明显增加。不少老年人在饮酒时都会超过这个量,因此,极易引发一些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一些烈性酒,严重时会造成脑出血等急症危及生命,因此建议老年人尽量少饮酒,最好不饮酒。

    一般来说,冬季饮酒每天以50克以下为宜,白酒最好控制在30克左右,浅尝辄止。肝炎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营养不良者及饮酒过敏者应禁用酒类。(李霞 杨永赤)

更多中药材
  •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