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和整理。这些对西藏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各方面都有所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藏医药学。

    北方派以讲,辩,着的方式结合西藏北方的地理、气候、生活方式等实际特征,对独具特点的医治方法进行经验总结,著述医书疏解,创制新药方,甚至辨别药物等,发扬了北方学派的特点。南方学派以药物味道、工用、药效本质、释名及其作用等方面制定论述,进行讲解,介绍药物等,以讲、辩、著的形式、发扬了南方派的特点。

    公元1509年出生于前代苏喀(南方派)家族的苏喀·洛追杰波,幼时听受祖先医疗传承,拜措麦堪钦的弟子朗普却吉等为师。另外,还拜萨迦门冲(萨迦药城)地方的昌迪·协俄等北方学派的同门师,听授所有医疗秘方后,著述了《药物味道、功用、药效表》,以北方学派《四部医典》组成的题解等许多大小论著。晚年,他来到娘麦(日喀则一个地名)寻找,终于在此地找到新云丹贡布的《四部医典》手抄本。后由人主旺杰扎巴创造条件,经过四年时间,凭着智慧新编医学根本续论述《祖先口述》两种和医学后续脉尿《祖先口述》共三种巨著。后来抵达西藏山南地区扎唐时,由于雅加巴作施主,他对《四部医典》原本进行校勘订正,刻制了医学史上第一次现在称这为《扎唐四部医典》的著名版本。这对西藏广大地区讲授《四部医典》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留下了无法估量的丰功伟绩。迪司桑杰嘉措(公元1653年生)从小拜五世达赖喇嘛阿旺咯桑嘉措,练习显密经典为主的所有文化知识,他对对大小五明、尤其是医学星算科学的一切理论,十分精通。最终成为五世达赖的心传弟子,并得到担任政教两方面摄政的命令。担任长达二十六年之久的摄政。

    塔木医学博士洛桑曲扎(公元1638年生),五世达赖给予他无比的关怀,迪司桑杰嘉繁荣昌盛也称赞他如同“药王”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授他为五世达赖的帮医。在五世达赖喇嘛和迪司桑杰措执政时期,曾倡导开展藏医药学的继承、发掘和整理工作。为了《扎唐四部医典》的校勘工作顺利进行,以塔木医学博士为主,召集各派名医,对先后刻印的版本,又进行细心地分析和校订,对词义等各方面做了从未有过的整理,重新进行刻版,使该书有广泛的传播。由此不久,在后藏(今指青海、四川、甘肃境内的藏族居住地区)塔尔寺和康区德格印经院等,陆续以拉萨的四部医典为准,再次进行了刻印。还集体校注《四部医内》,将原书中晦涩难懂的林文和古藏文尽量改写成通俗文字,并撰写了一千二百多页的注释,定名为,《四部医典蓝琉璃》。同时为了更好地解释这部医书的内容,使得贤愚人等都能顺利理解,迪司桑杰嘉措还召集哈藏最著名的书画家,整理、绘制了彩色《四部医典系列挂图》七十九幅。其中,不仅描述了《四部医典》的内容尸体解剖,穴位,药物和器械等,而且以讲述藏医理论为主的内容亦描绘在彩色挂图里。公元1696年在拉萨药王山创建了医学僧院,定名为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并安排塔木·洛桑曲扎医学博士和高僧洛桑阿旺两位主管任教,第司桑杰嘉措也亲身传授医学理论。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41岁,自述大便长期不成形,不敢吃油腻的东西,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拉肚子,那么有时候大便还有不消化的食物,自己说这种情况已经有三年多了,期间也服用过一些药物,总是时好时坏,最近一段时间呢,患者因为工作忙,......
  • 其实也就是我们说到了男子到了五八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肾气不足的表现,那么这种表现会在哪里呢?一个就是我们说的掉头发,那么再一个就是牙齿松动,那么这都是可以提示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了。所以很多4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都非常注重养生,如果你也到......
  •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
  • 那么在中医看来,这种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的范畴。那么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绞痛啊,心肌梗死,关系是密切的。从中医的病机来看胸痹,那我们从......
  • 总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气短,爱感冒的临床表现,又有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多梦,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这样的血虚之象。这种临床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了,那怎么来治疗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气血两虚的治疗其实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气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