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儿鹅口疮食疗方-食疗药膳精选

    小儿鹅口疮食疗方-食疗药膳精选

    鹅口疮为小儿口腔常见疾患:其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因其色白如雪片,又称“雪口”。

    本病可因先天胎热内蕴,或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而致。临床表现:初起,先在口腔,舌上或两颊内侧出现白屑;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软硬腭等处。白屑周围绕有微赤色的红晕,互相粘连,状如凝固的乳块,随拭随生,不易清除。重者,白屑可蔓延及鼻道、咽喉、食道,甚至白屑叠叠、壅塞气道、妨碍哺乳、啼哭不止。如见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啼声不出者,为危重症候。

    中医辨证治疗

    心脾积热型

    [临床表现]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叫扰啼哭,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脉滑。

    [食疗药膳]

    1.银黄乳:黄连3克,金银花10克,灯芯草6束,乳汁(人乳或牛乳)100毫升,前三味水煎20分钟取汁,再煎1次,取浓汁共100毫升,拌人乳汁中搅匀口服,每次30—50毫升,每日2—3次。

    2.竹叶公英绿豆粥:淡竹叶10克,蒲公英10克,绿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先将蒲公英、淡竹叶水煎取汁。再将绿豆、粳米共煮糜粥,调入药汁、冰糖即成。食粥,每日3次,煎量视婴幼儿食量而定。

    3.苦瓜汁:苦瓜汁60毫升,冰糖适量,将苦瓜汁放进砂锅内煮开,适量冰糖加入溶化搅匀,即可服用,不拘时服。

    虚火上浮型

    [临床表现]口、舌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面白唇红,口舌糜烂,神疲乏力,口干不渴,舌嫩红,脉细。

    [食疗药膳]

    1.生地肉桂乳:生地10克,知母6克,肉桂1克,乳汁100毫升。前3味水煎3次;取汁50毫升,加人乳汁搅匀,每次服30毫升,每日3次。

    2.西洋参莲子炖冰糖:西洋参3克,莲子去芯12枚,冰糖25克,将西洋参切片,与莲子放在小碗内加水泡发后,再加冰糖,隔水蒸炖1小时,喝汤吃莲子肉,剩下西洋参片,次日可再加莲子同法蒸炖。西洋参可用2次,最后1次吃掉。

    3.生地旱莲草粥:生地15克,旱莲草15克,粳米30克,将生地、旱莲草水煎,取汁去渣,粳米加清水煮粥,熟时加入生地旱莲草汁,再煮沸片刻,即可服用。

更多中药材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
  • 白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又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其炮制方法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一般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导致的痰饮水肿。而炒白术偏于补......
  •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