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熬中药得法

    熬药,谁不会?把药放在罐子里加上水烧开煮就行了。其实,熬中药并没有那么简单,里面的学问还不少。熬的方法不对,药效也会受影响。

    家住西山路的韩雪聪就是因为觉得中药不干净,洗了两遍才熬的。没想到就是她的爱干净影响了药效。8月21日,韩雪聪由于内分泌失调去看了中医,但在吃药一段时间后,并没有理想的效果。问医生后才知道是因为自己怕药脏,先洗一遍后再熬药造成的。

    熬药前药材不需要清洗

    市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杨玉良说,一般中药都不需要清洗,因此有些药材的成份可溶解于水中,清洗后再熬药会影响药效。

    自治区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李延升表示,中药有加工炮制的过程,一般不需要清洗,都是很干净的。但如果药是分开包的,其中一种有些脏可以炝洗,即用清水迅速涮一下药,把水倒掉后再放入药罐中。

    熬药前需冷水泡1~2小时

    熬中药并不是简单的煮药。虽然有些人知道熬药前要泡一泡,但时间的长短与药效也密切相关。

    李延升告诉记者,一般中药要用清水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直到药被泡软、泡透,这样,中药中的成份才能被水置换出来,熬时药效才会全部释放出来。

    此外,熬药还要注意用水量。测量用水量的方法为,一般中药将其适当加压到罐底,然后加水,液面淹过中药的3~5厘米即可,质地坚硬、粘稠或需要长时煎熬的药可适当增多。第二次熬药时,超过药面2厘米即可。

    熬药后药渣不能喝

    有些人认为中药越浓越好,因此在喝药时,虽然药很苦,但为了能有好效果,会将最后的药“底子”也喝掉。李延升和杨玉良都不赞成这种做法。喝中药时碗中的药渣不要喝,并不是药渣浓药效就好,中药的药效不在浓淡,有些药熬出来就浓,而有些药本来熬出来就淡,而且沉淀物有的是药物间相互化学反应的结晶,有的是药材上的浮灰,因此喝到碗底时,药渣最好倒掉。

    李延升告诉记者,有些骨病患者觉得药效好,不舍得把药扔了,就把熬完的药外敷上,一般活血化淤的中药可以外敷,而且有些名贵的中药渣还可以吃。如人参、鹿茸、藏红花、西洋参、三七等都可以吃,而普通的红枣、山楂等有时也会入药,这些也能吃,而其它的药渣则不能随便吃。

    熬药时间从药煮开后计算

    此外,时间长短对药效也会有影响,一般熬药时间是从药煮开后开始计时的。不同药,熬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感冒药熬10~15分钟即可,时间过长,药效会随蒸气挥发。一般的药(如治疗胃病、妇科病等)煮20~25分钟,而一些补药,则需30~45分钟。服药时间也不同,一般四肢上的病是饭后喝,而内脏上的疾病则要在饭前喝。同时,中医还要讲求因病而异、因药而异,因此,在服药时最好听医嘱,一些禁止吃的食物、水果尽量不要吃,以免影响药效。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