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吃饭时不要服中药减少不良反应

    王阿姨患有老胃病,前不久请一位有名的中医专家开了服中药,王阿姨曾听别人说,空腹服药更有利于药物和胃黏膜的接触,因此以为治胃病的中药更应该空腹吃。谁知服药后不仅胃痛更厉害了,还伴有恶心等不适,难道这些药有问题?咨询专家后,王阿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来,服用中药汤剂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药物是否对症,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服用时间,以及服药后的生活饮食禁忌等。

    古人讲究服药时间

    古代医家曾认为,对于不同部位的病证,用药时间是不同的:例如治疗上焦的疾病(包括心、肺、头面部等),如感冒、头痛,应该在饭后服药;治疗中焦的疾病(包括脾、胃等),药物应该和饭一起吃;而对于下焦的疾病(包括大肠、肾等),则应在饭前空腹时服药。

    对于古人的观点,现代中医学并不完全认同。我们认为,原则上,服药应该避开进食的时间,从饭前半小时到饭后1个小时都不要服中药,以防食物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三类药空腹用

    有三类药物通常严格要求空腹服用:

    首先,治疗胃溃疡、胃黏膜糜烂时,常用海螵蛸、白芨等中药,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在胃内壁产生一层保护膜,这类药物应尽可能选在饭前空腹服用。

    其次,一些泻下的药物,如治疗便秘的大黄等,也应该空腹服用。

    最后,滋补类药物也多建议空腹时服用。一是因为这些药物价钱比较贵,空腹吃将有助于机体对药物的充分吸收。二是这类药物的作用比较温和,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较小,服用后很少出现不适。

    但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王阿姨,在空腹服药后出现了胃疼等副作用,就应该考虑改为饭后服药。

    服药后的饮食也要注意

    具体服药的时间选择,还应考虑到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功用的药物,应该安排特殊的服用时间,如安神药应该选择在睡前约1小时服用;驱虫药也应该在睡前服用,利用晚上时间充分杀虫,次日可将虫体排出体外。治疗疟疾的药,应在有规律的发作前2小时服,这样有利于杀死疟原虫,控制疟疾的症状发作。

    此外,在服药中还应该注意饮食上的调养。例如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避免吃过于腥辣生冷、难以消化的食物;饮食应清淡且易于消化,如蛋羹等,使胃肠得以休息。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
  • 这个患者来看的时候,这个疼痛有时候有,有时候就没有。平常呢,可能工作总有应酬,吃肥甘厚味,这个胃口也比较壮。然后呢还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来就出现这个右胁疼痛,早晨起来口中有异味儿,有时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胀的表现。做彩超检查的时候就是胆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脾胃虚补脾,为什么有的人一补就上火,越补越上火,针对这个问题,我今天跟来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建议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脾虚跟胃实他俩是一对相对的,当然这个胃实的时候我们就叫脾满了,就是胃堵得慌胀的,......
  • 阴虚和阳虚都属于这个叫虚症,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说阴虚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有阳虚,那么阳虚到了一定程度也会伴有阴虚,治疗的时候有轻重之分,但不能顾此知彼,那么阴虚的症状很多,包括阴虚盗汗,阴虚五心烦热,但是阴虚热痛是一个特别的一个症状,首......
  •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