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柴胡的药理

    一、柴胡的化学成份

    据现代检测表明:柴胡根中含有柴胡皂甙 a、b3、b4、c、d、3’’—0—乙酰柴胡皂甙a、b4、、d、6’’—0—乙酰胡皂甙 a、b、15、16、11a—甲氧基柴胡皂甙f,均属齐墩果烷三萜皂甙。

    狭叶柴胡根中含柴胡皂甙a、b、d

    柴胡带根全草的挥发油经鉴定有20种化合作:即2—甲基环戊酮、柠檬烯、月桂烯、十一香芹酮、反式葛缕醇、长叶薄荷酮、桃金娘烯醇、a—萜品醇、里哪醇、牦牛儿醇、n—十三(碳)烷E—牦牛儿基丙酮 A—荜澄茄油烯等20个化合物。

    柴胡还含黄酮、多元醇、植物甾醇、香豆素、脂肪酸、多糖微量元素等成份。

    大叶柴胡的根和茎中含有柴胡皂甙a、c、d、I,含量高达3.8%,并从中分离到4种多烯炔类化合物:柴胡毒素、柴胡酮醇、乙酰柴胡毒素和柴胡炔醇。这些化合物对光、热不稳定,易氧化。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它们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3毫克/千克,3.13毫克/千克。

    另据资料介绍:为了研究柴胡的质量,以柴胡皂甙a为标准品比色测定各种柴胡总皂甙含量,薄层扫描法测定柴胡皂甙a、b的含量,以此来评价柴胡的质量,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柴胡品种,其柴胡皂甙含量不同

    对中国北方(东北、内蒙古地区)产11种柴胡,日本产三岛柴胡,共31个样品进行有效成份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有效成份含量最高,北柴胡高于狭叶柴胡。因此将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列为柴胡正品。

    柞柴胡、兴安柴胡、小叶黑柴胡、大苞柴胡、线叶柴胡的总皂甙含量均高于1%,柴胡皂甙a、b均高于0.15%,均可作药用柴胡的新资源。

    大叶柴胡及变种,虽柴胡总皂甙及柴胡皂甙a、b含量较高,但因含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等四种有毒成份,不宜药用。

    锥叶柴胡的有效成份含量较低,总皂甙含量低于1%,柴胡皂甙a、b含量均低于0.10%,因此也不宜作药用。

    日本的栽培品种三岛柴胡,柴胡总皂甙及柴胡皂甙a、b含量均较高,与中国的北柴胡、狭叶柴胡近似,近年在我国引进栽培成功,在野生柴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发展三岛柴胡的人工种植。

    2、同一种柴胡,产地不同,有效成份含量亦不同

    据科研部门检测:北柴胡以沈阳东陵产总皂甙含量最高,为2.383%;柴胡皂甙a为0.65%,柴胡皂甙b为0.67%。

    狭叶柴胡以内蒙古大青山产总皂甙含量较高,为1.792%,柴胡皂甙a为0.24%,柴胡皂甙b为0.37%。因此,北柴胡品种因产地不同,其有效成份含量亦不等。

    3、同一种柴胡,不同生长期,有效成份含量亦不同

    经检测结果表明:在春、秋采挖的柴胡根与茎叶有效成份含量不同,根含皂甙而茎叶不含皂甙。

    春季柴胡萌动期和秋季柴胡枯萎期采挖的柴胡,其总皂甙及柴胡皂甙a、b含量均较高,因此提醒柴胡药农,柴胡在春秋季采挖为宜。

    4、人工栽培柴胡与野生柴胡的有效成份含量,基本一致。

    经过对一年生家种柴胡、二年生家种柴胡、野生柴胡的醇浸出物、挥发油、石油醚浸出物、总皂甙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一年生家种柴胡与野生柴胡的各种含量基本一致;一年生家种柴胡优于二年生家种柴胡;未抽茎柴胡根含量优于抽茎柴胡根含量。

    5、不同产地柴胡的微量元素亦不同。(略)

    二、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损伤作用;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柴胡的药理研究

    解热

    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内酯和对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皂苷元A)。

    ② 作用 对伤寒、副伤寒疫苗、大肠杆菌液、发酵牛奶、酵母等所致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且能使动物正常体温下降。

    镇静、镇痛、镇咳

    ① 有效成分 总皂甙、皂甙元

    ② 作用

    镇静 自主活动减少、条件反射受抑制,与巴比妥类有协同作用,对中枢兴奋药有拮抗作用。

    镇痛 尾压刺激法、热板法、热体法,均得到证实。

    镇咳 略低于可待因。

    ③ 机理 中枢抑制、提高痛阈、镇痛作用可被纳络酮拮抗。

    抗菌、抗病毒

    ① 抗菌 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

    ② 抗病毒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牛痘病毒、Ⅰ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疱疹病毒。

    抗炎

    ① 有效成分 皂苷

    ② 作用 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③ 机理

    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作用于炎症过程的许多环节-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结缔组织增生等。

    促进免疫功能

    ① 有效成分 柴胡多糖。

    ② 作用

    吞噬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增强。

    提高病毒特异性抗体滴度。

    提高淋巴细胞转核率。

    提高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

    对脂代谢和肝、胆的影响

    ① 有效成分 皂苷元a和d、柴胡醇、α-菠菜甾醇。

    ② 作用

    降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酯(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身上)。

    保肝 对CCl4、酒精、伤寒疫苗、卵黄、霉米、D-半乳糖胺等所致肝功能障碍有保护作用。表现:转氨酶降低,肝功能恢复、肝损伤减轻。

    ③ 机理

    皂苷对生物膜的直接保护作用。

    皂苷可使血浆中ACTH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利胆 胆汁排出量↑,胆汁中胆酸、胆色素、胆固醇浓度↓。

更多中药材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