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藏医脉诊

    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的诊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藏医脉诊要求患者在脉诊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和情绪,脉诊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脉诊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藏医诊脉的部位,与中医相似,但略有差异。中医诊脉以腕后桡骨头茎突出处为“关”,关之掌侧为“寸”,关之肘侧为“尺”,三个部位顺序以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寸关尺。藏医诊脉也有冲、甘、恰之分,也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诊冲、甘、恰三部,但藏医的寸,位于腕后第一横纹一寸之处,藏医以大姆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因此,藏医的诊脉部位较中医略偏向肘窝部,这是二者差异所在。另外,中医是先诊一侧之后,再诊另一侧之脉,藏医有时同时以左右双手诊患者双侧之脉。对于危重病人的生死预后,藏医在足背部的跌阳脉诊断,因为足脉与心脏距离最远,临死前脉先从边远之处收束。藏医按脉轻重,与汉族医学也有不同之处。汉族中医诊脉时,三指同时用力,分浮、中、沉三种力量切脉,藏医虽也有轻、中、重之分,但却是指候冲脉处应轻按,候甘脉处应中按,而候恰脉处则需重按。藏医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诊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诊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诊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细而搏动迅速,中性脉流长而光滑,柔和而不疾骤。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脉象正常时是属阳、属阴或是中性。一般来说,女子多为阴脉,男子多为阳脉,而中性脉则男女性均可见到。所以必须详加考察,先辨清平脉,才能分清病脉。

    患病时脉象出现异常,有浮、沉、洪、细、大、小、滑、涩、满、实、空、迟数长、短、缓紧、弱、粗、硬、柔、促、扁、间歇、慢等二十多种。

    不同的脉象反映不同的病症:

    龙病,一般为浮脉,粗大加空虚的脉,偶可出现间歇脉;

    赤巴病出现细而紧的脉;

    培根病,脉象沉而弱;

    血液病的脉:滑利和高突;

    黄水病的脉:涩而略带颤抖;

    虫病:扁平,有如受挤压,则向两侧跳动;

    麻风病:涩,有时也稍有颤抖;

    骚热病:粗,浮且实,有时可有滑象;

    扩散伤热证:细紧而发硬;

    瘟热病:细且数;

    疠热病:扁平,时强时弱,有时细,有时空;

    急性疼痛:短而促,如旗帜在劲风中飘扬;

    中毒:可为细数,但有时粗,强弱不一;

    肉中毒:细数,沉而扁平;

    未成熟热:细数,如风飘动;

    增盛热:洪大而紧;

    陈旧热:细而紧;

    空虚热:空虚而急;

    隐性热:沉而紧;

    浊热:沉细而数;

    疮疡发热:粗壮,数而实;

    消化不良:大而实,久则沉细乏力;

    痞瘤肿块:弱而不明显;

    水肿病:脉沉细,重按脉紧;

    外伤病:组织中有异物的,一侧脉象不显。

    脓疡:细数而发颤。

    如果是两种以上的合病,脉象更为复杂,可以出现复合脉,也可出现其它脉。当脉象出现某些异常现象时,则疾病主凶,预后不良。如体质强壮的人突发疾病时脉象反而细弱,久病之人脉象反呈浮洪,寒证出现热病脉象等脉象与疾病性质完全相反的情形时多是不吉之象;寸亥尺三部脉象如有一部不明显,是五脏之脉不全,可能转成危症或死症;脉来数至,骤然停止,片刻又恢复搏动,且为规律性的停顿,则为死兆。

    妇女在怀孕时,可出现滑利而高突的脉象,右部肾脉搏动强烈育男,左部肾脉搏动强烈者育女。

更多中药材
  • 所谓病从口入,戊肝病毒会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直接或间接的经消化道传播。大多数人呢,被感染后会出现恶心、疲劳、胃口不好、黄疸等症状。不干呢是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它还会通过接触母婴血液等进行传播。而戊肝目......
  • 近期多地疫情高发,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有些人就开始睡眠逐渐不规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剧,要么打游戏,有些朋友问我呢,这算不算熬夜啊,这个睡眠时间也够啊,我也没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诉大家,这也是熬夜的一种。......
  • 今天我就分别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他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第一种是湿热性出汗,这个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加上蕴久生热,这个热邪蒸腾这个湿气到达面部产生了出汗,那这样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因为湿气比较重,可能总感觉头面部或者这个头发上湿湿乎乎......
  • 有些病人他会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说一说这个病,西医通常会把它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问到了,就是补充了很多维生素,多种维生素B,族维C啊,都吃了很长时间,但是仍不见好转,病人才来寻求中医治疗。......
  • 女性进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础水平的下降,从中医角度讲由于肾气,肾阴肾阳的水平的降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首先就是心烦易怒,这些患者会表现出来非常心烦,容易生气,一点小事儿啊就容易发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顺眼,总想挑毛病。另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