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固涩药和方剂

    固涩药和方剂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用于治疗各种耗散滑脱证候的药物,叫做固涩药。

    凡以固涩药为主而组成方剂,叫做固涩方。

    本类药物大多性味酸涩,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故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足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咳虚喘,以及崩漏带下不止等滑脱不禁的证候。

    滑脱证候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而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不能根本消除导致滑脱诸证的病机,故临床上常与补益药同用,以期标本兼顾。还应根据具体的证候和病机,有选择的配伍应用。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当分别以补气方药或养阴方药同用;脾胃虚弱,久泻不止或带下,应与补脾固肾方药同用;肾虚遗精,遗尿应配补肾药;属肝肾虚的崩漏出血,当配以补肝肾,固冲任的方药;久嗽不止,应配以补肺益肾、止咳化痰之方药。

    凡属外感邪实者,应当禁用或慎用,以免留邪;而虚极欲脱之证亦非收敛药所能凑效,治当求本。

    一、固涩药

    (一)五味子《本经》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入药生用,蒸用或密炙用。

    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

    处方用名:五味子、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酸、甘、温。

    归经:入肺、心、肾经。

    功能;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气虚津伤所致的体倦汗多,气短心悸、口干等证,以及气虚喘咳。如生脉散,以之与人参、麦冬配伍,用于气津两伤,汗多体倦,虚喘久咳、短气痰少,以及气阴不足,心悸脉虚等证。

    2.既能补益肺肾,又能敛肺气而止喘咳,故除适用于肺虚喘咳外,还适用于肺肾不足之喘咳。常与山茱芋、熟地等配伍,如郁气丸。

    3.用于体虚自汗、盗汗、遗精、尿频、久泄不止等滑脱不固的证候,本品有收敛固涩之功。临床应用时,须分别配伍适当的药物。如治虚汗证,常与柏子仁、牡蛎配用;治疗遗精、尿频,常与桑螵蛸、益智仁配用;治疗久泻不止,常与补骨脂,肉豆寇配用。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本品酸涩收敛,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均不宜用。

    参考资料:

    含五味子素、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维生素C、脂肪油、挥发油、糖类、树脂等。北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并使之趋于平衡,故能提高工作效能减轻疲劳。能调节心血管系统而改善血液循环。对呼吸有兴奋作用。又能调节胃液分泌,促进胆汁分泌,以及兴奋子宫、降低血压。五味子乙素四种成分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动物谷-丙转氨酸升高,并对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临床上常以之作丸,散剂,用于无黄疸型及迁延性慢性肝炎。

    (二)金樱子《蜀本草》

    为蔷薇科常绿攀缘灌木植物金樱子的成熟果实。产于广东、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地。入药擦去刺、剥去核,晒干备用。

    别名:刺梨子、糖罐子、灯笼果、野石榴。

    处方用名:金樱子。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酸、涩、平。

    归经:肾、膀胱、大肠经。

    功能: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固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引起遗精小便频数,遗尿等证,可与芡实同用。也可单用熬膏,持续服用。或配入菟丝子,桑螵蛸之类。

    2.能固肠止泻,可用于脾虚久泻,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等同用。

    此外,金樱子对脾肾不足的白带证,也可用上述配伍方法,有止带功效。

    用量:6-18克。

    参考资料:

    本品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但能使肠的分泌减少。故有止泻作用。据报导,用10%金樱子浓煎液内服,治疗轻度子宫脱垂有一定效果。作体外试验,金缨子1:3200的稀释水溶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三)诃子《药性论》

    为使君子科落叶乔木植物诃子的成熟果实,原产印度、马来亚、缅甸,现主产我国云南及广东、广西等地。于7-8月采收,哂干,生用或煨用,若用果肉则去核。

    别名:诃黎勒、诃子肉。

    处方用名: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药用部分:成熟果实。

    性味:苦、酸、涩、平。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涩肠止泻、敛肺利咽。

    主治与应用:

    1.本品煨用能敛涩大肠、制止腹泻、久痢不止、滑泄不固之证。对于痢疾腹痛而偏热者,与黄连、木香、甘草同用;对于久泻久痢而偏寒者,配干姜、肉豆寇同用。如因泻痢日久,气阴两伤时,须配益气健脾养阴的药物如党参、白术、山药等同用,如真人养脏肠。

    2.能敛肺利咽,适用于肺虚喘咳,或久嗽失音等证。治肺虚喘咳可与党参、麦冬、五味子等配伍。治痰火壅肺,久嗽失音与瓜萎皮,川贝母、桔梗等同用。

    用量:3-9克。

    参考资料:

    有一定抗菌作用及强大的收敛作用。

    (四)芡实《本经》

    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的种仁,主产于湖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入药去皮取仁。晒干备用。

    处方用名:芡实、南芡实、北芡实。

    药用部分:种仁。

    性味:甘、涩、平。

    归经:脾、肾经。

    功能:健脾止泻、固肾涩精、止带。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久泻不止证,常与益气健脾的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

    2.有固肾涩精作用。适用于肾气虚。精关不固所致的遗精,早泄,以及小便频数之证,常与菟丝子、桑螵蛸、金樱子等同用。

    3.能收敛止带,可用于湿热带下或脾肾虚弱的带下。若治湿热带下,白带色黄者,常配白果、山药、黄柏等同用。脾虚有湿,则多与白术、党参、金樱子、泽泻等配用。

    用量:9-15克。

    参考资料: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抗坏血酸。

    (五)山茱萸《本经》

    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同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产于浙江及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入药生用,或蒸熟用,或加酒拌蒸。

    别名:山萸肉、萸肉、枣皮。

    处方用名:山芋肉、净萸肉、枣皮。

    药用部分:果肉。

    性味:酸、涩、甘、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补益肝肾、敛汗固脱。

    主治与应用:

    1.补益肝肾,用于肝肾亏虚,精关不固引起的遗精,盗汗、尿频、腰痛、眩晕、崩漏及内风萌动等证,如六味地黄丸。

    2.敛汗固脱,用于大汗亡阳,阴虚阳浮,或阴阳俱虚等引起的暴脱证。因药力较缓,重证宜用较大量,并与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等同用。

    用量:6-12克。亦可重用至30克。

    参考资料:有利尿和降压作用。体外试验能杀灭小白鼠腹水癌细胞。对于因化学疗法及放射线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抗菌试验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某及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六)桑螵蛸《本经》

    为螳螂科昆虫螳螂的卵鞘。我国南方育蚕区较多。俗名螳螂窠。入药蒸,或入沸水浸泡后晒干,多采用或麸炒用。

    别名:刀螂子、老鸹脓、螳螂子。

    处方用名:桑螵蛸。

    药用部分:卵鞘。

    性味:甘、咸、涩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补肾固精及缩尿,主要用于肾气不固所致的遗尿,小便频数及遗精早泄等证,尤常用于小儿遗尿,常配益智仁、菟丝子、黄芪等同用。

    2.有补肾助阳作用,常配枸杞子,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治疗肾虚阳痿之证。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本品助阳固涩,故阴虚多火,膀胱有热而小便频数者忌服。

    (七)麻黄根《别录》

    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麻黄,木贼麻黄的根。

    处方用名:麻黄根。

    药用部分:根。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

    功能;止汗。

    主治与应用:

    本品专用于止汗,阴虚盗汗均可应用,如牡蛎散;治阴虚盗汗,常配五味子,柏子仁,牡蛎等;治产后虚汗,常配黄芪,当归等;气虚自汗则常配以黄芪、白术。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本品功专止汗,有表邪者忌用。

    (八)浮小麦《本草蒙鉴》

    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各地均产。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

    处方用名:浮小麦。

    药用部分:未成熟的果粒。

    性味:甘、晾。

    归经:心经。

    功能;止汗、除热、益气养心安神。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自汗、盗汗。本品甘能益气,凉可除热,而有止汗功效,凡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应用。如牡蛎散,即以本品与牡蛎、麻黄根、黄芪同用,治体虚自汗不止。

    2.用于骨蒸劳热。本品有益气,除热、止汗作用,故也可用于退劳热,多与生地、麦冬、地骨皮等养阴清虚热药同用。

    用量:15-30克,煎汤服,或炒焦研末服。

    参考资料:

    含多量淀粉和维生素B等。

    二、固涩方

    (一)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组成: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

    用法:为丸剂,每服9克,空腹淡盐汤下;或作汤剂,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用:固肾涩精。

    主治:肾关不固、遗精滑泄、腰酸耳鸣、四肢无力、脉细弱。

    方解:本方为治疗肾虚遗精证的常用方。方中用沙苑蒺藜补肾益精,为主药;莲子肉、芡实固肾涩精,健脾宁神,为辅药;龙骨、牡蛎潜阳涩精,莲须尤为涩精要药,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成为固肾涩精之剂。

    临床应用:

    1.本方所致遗精证,如见腰酸、尿频、舌淡、苔白、脉沉弱偏于肾阳虚者,可加补骨脂,山芋肉以温补肾阳;若有梦而遗,心烦不眠,舌红少津,脉细数偏于肾阴虚者,可加龟板、女贞子等滋养肾阴;若肾阴虚有火,可加知母,黄柏以滋阴降火。

    2.本方可用于神经衰弱的梦遗、滑精、遗尿、失眠等,加入五味子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

    本方多为收涩之品,以固肾涩精为主。如属湿热下注所致者,宜用龙胆泻肝汤之类清热利湿,禁用本方。

    (二)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煅牡蛎、黄芪、麻黄根各30克,浮小麦15克。

    用法:前三味为粗末,每服9克,浮小麦同煎;也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用:固表敛汗。

    主治:体虚自汗、夜卧尤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质淡红,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是表虚不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方中牡蛎敛阴止汗镇惊为主药;黄芪益气固表,为辅药;浮小麦敛心阴,止虚汗;麻黄根专于止汗,二药协助黄芪,牡蛎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效,共为佐使药。

    临床应用:

    本方对于体虚自汗或盗汗之证,均可应用。如属阳虚,可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如属阴虚,可加干地黄,白芍以养阴止汗;如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如属血虚,可加熟地黄、首乌以养血止汗。

    (三)缩泉丸《妇人良方》

    组成:鸟药、山药、益智仁各等分。

    用法:为末、酒制山药末为糊,制成小丸。每服9克,或作汤剂。

    功用:温肾祛寒缩尿。

    主治:下元虚冷、小便频数、遗尿。

    方解: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足则膀胱虚冷,不能约束小便,故小便频数或遗尿。益智仁温补脾肾、涩精缩尿;乌药温膀胱助气化止小便频数;山药健脾补肾,肾气健,寒邪去,膀胱功能复常,尿频遗尿自可得治。

更多中药材
  • 好多的朋友在进行大便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肛门长息肉的情况,这样的情况让好多朋友会感觉到特别苦恼,有的时候还会在进行大便的时候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对平时的生活有时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有疼痛的感觉,那么肛门长息肉怎么回事?通过下面的介......
  • 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灰指甲的发病其实也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的,正常情况下当灰指甲发生感染之后,指纹就会出现裂纹,会变黑,增厚,然后还会有一些屑,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也会引起真茵的感染,而且这种灰指甲还是会传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那么......
  • 红花油应该说是老百家姓中最常见的一种保健品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个蚊子叮咬的都喜欢用红花油来保健,再者当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红花油来让自己的更舒服一点,由其是对于一些有皮肤瘫痪,或者跌打扭伤的患者来说红花油更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优点......
  •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痣的,痣通常都是黑色的,正常情况下痣如果不是特别明显的话,那么对人的健康生活其实是不会有任何的影响的,甚至有时候还是一个人的标志之一,因此生活中很多人对黑色的“痣”并不会太在意,其实黑痣有时候是要区分黑色素肿瘤的,如果是黑色......
  • 冠心病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得了冠心病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日常没有注意保健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冠心病对人的危害降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