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患者用药的心理误区

    人难免生病,生病就得吃药,但往往有些人随意用药,盲目用药,不仅没治好病,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误区之一:药品价高疗效就好 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乎药价的贵贱。

    误区之二:盲目迷信新药 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他们以为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的药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有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误区之三:迷信补药 有些患者认为“有病必虚,虚则必补”,因此,生病就服用补药。殊不知,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灵药。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虚症患者也有不同种类,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若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如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补品,会使血压骤升,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后果。

    误区之四:迷信偏方治大病 一些患有慢性病,疑难病的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盲目信任偏方或秘方,不管是否对症,便贸然使用。偏方在治某个病时也许会有效果,但它毕竟只停留于感性认识,而未升华到理性认识,使用者多是知其疗效而不知为何生效,更缺乏对其副作用或毒性的了解。此外,偏方或秘方多是由非正规医生应用,方法不统一,也可因用法不当酿成大祸,更有那江湖游医用此招摇撞骗、谋取病人钱财。因此,切勿盲目崇信偏方、秘方,误己害人。

    误区之五:以多为胜 有的病人看病,见医生只开二三种药,便疑心药少治不好病。殊不知,医生处方用药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治病用药唯以药能对症为原则,而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有的医生临床喜欢开大处方,但疗效未必佳。

    误区之六:迷信抗生素 有些人感冒了,发热不退,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打吊针,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殊不知,伤风感冒是病毒所致,抗生素对它无济于事。乱用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误区之七:认为中药无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同样不例外,只不过中药大多数作用比较缓和而已,其实中药也有其副毒作用,更何况有许多药性剧烈及有毒的中药呢,服之过多会引起中毒,甚至也会危及生命。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对症用药治疗,才会对庭康和生命有益。

    误区之八:将普通药当补药 有些人经常购买丙种球蛋白为孩子注射,认为花小钱能增强抵抗力。其实丙球只是对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预防作用,而且只是一种暂时的被动免疫,不是什么病都能预防,盲目多用可能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干扰其他疫苗的效果。有的人还将维生素当补药,其实维生素只能作为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随意多用甚至可以引起中毒。(作者:余文慧)

更多中药材
  •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肠胃方面的疾病,也就是说胃不好,胃不好对人体的健康其实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而对于胃不好的人来说日常的科学饮食就显得由为重要要了,多吃一些对促进消化有好处的食物,就可以很大层度的促进人的消化,因此对于那些胃不好的人来说日常......
  • 艾灸这种治病方法古已有之,艾灸所选择的材料就是艾叶,将陈艾叶制作成特殊的材料,然后在体表穴位燃烧刺激,同时调节整个人体的生理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治病范围非常广,比如说妇科、儿科、男科等都有艾灸治疗的身影。艾灸可以选取的穴位很多......
  • 我们眼睛之所以会长出黑眼圈,主要是因为平时经常熬夜,或者是平时情绪不稳定,亦或者是眼睛过于疲劳,另外,岁数大了之后,眼部周围皮肤逐渐衰老,静脉血管里面的血液流速放缓,最后也会使得眼睛出现黑眼圈。当眼睛有黑眼圈之后,往往预示着身体循环代谢放缓......
  •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进行中医医治时,服用中草药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的人都以为中草药需趁热喝,药效才会更好,中药凉了就会影响药用效果,那么,到底中药能凉喝吗?这是生活中许多的人都很想了解清楚的,下面我们就随着专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 现如今,大部分人都存在身体亚健康状态,因为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很多人都无法顾及自己的身体,他们有时候会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滋补营养物质,那么吃中药能吃苹果吗?因为中药滋补身体有着许多谨记,尤其是饮食方面,但苹果是健康富有营养的水果,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