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万物复苏别让干燥症伤了你

    进入春天,万物复苏,处处生机蓬勃。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和自然界生物一样充满生机。但这时候有些人在冬春交际之时,常感口干舌燥。双目干涩,甚则唇燥起皱,肌肤甲错,肌肉消瘦,或心烦而不能入眠,虽频频饮水或吃水果滋润,亦往往无济于事。

    究其原因,多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神经衰弱等有关。祖国医学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举凡身体阴虚、气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而当气候干燥之际,在原有阴伤的基础上,内外燥热互为结合,耗伤津液较重,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外不能润泽皮毛,内不能滋灌脏腑,孔窍失润,关节失利,出现口干咽燥等症。如不及时治疗,燥象更加严重,阴虚内热的干燥综合征特征更为突出,呈现唇干燥裂,头昏目涩,口苦咽干,肌肤甲错,形疲色苍,颧突肉消,腰膝酸软,干咳音嘶,纳少便结,齿浮松脆易落,男性易遗泄,女性常少经、闭经等症。如果到这种情况,治疗就比较为棘手。

    那么,怎样进行防治呢?首先应根据身体素质和疾病轻重,进行自我保健。平时应注意精神和饮食的调养,加强锻炼,具体做法是:

    1.适应气候变化,保持乐观情绪。每当交际气温变化之际,应早起早睡,晨起慢跑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情志保持宁静,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保持清肃功能。

    2.调节饮食。宜少食辛燥之品,选用滋阴降火润燥的食物进行调养。如每天用鸭蛋1~2个,打匀,加入少量的冰糖,水煎服;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粥吃;黑芝麻15克,捣碎和蜂蜜适量调服。此外,可常吃水生食物如淡菜、海参、莲藕、荸荠等。

    其次,用药物进行长期调养,可用传统滋阴补肾和滋阴养肝的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中成药常服。中医治疗主要从其所提倡的“整体观念,辨症施治”观念入手,更强调把人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简单方法。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