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97首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优秀论文精选

    因为癌瘤是人体细胞的一种基因突变,所以不能单纯认为是以点向面扩散问题。在病人的血液里,淋巴及某些脏器内都 已经有变异的细胞存在。所以癌瘤的形成,只是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目前在中医和西医治疗癌症方面,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都存在某些片面性、局限性和矛盾性。如西医的放疗、化疗,中医的以毒攻毒,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大量杀死正常细胞,造成了“祛邪正变衰”的局面。而活血化淤、攻坚散结,如使 用不当则更促使癌细胞加速繁殖和转移。如给癌症患者输入各种营养,同时也给癌细胞提供了营养基础,更加速癌细胞繁殖。因为癌细胞繁殖能力为正常细胞的80倍以上,于是就形成“扶正邪更盛”的局面。怎样才能解决“扶正邪更盛,祛邪正亦衰”的矛盾?通过四年来对数千名各类型的癌症患者的治疗,我采用以下几点:

    第一,采用恒定的遗传基因物质,防止和控制细胞基因的突变。动物或植物的形态和分子结构的改变,取决于遗传基因 大稳定情况。我认为在稳定的遗传基因物质中,必然存在着一种恒定的遗传因子,在控制或限制细胞的变异。如果人体中能 增加这种恒定的遗传因子,就能从根本上防止癌瘤的发生或控癌细胞的生长扩散。试验证明,一份正常细胞48小时自然死 亡率为10-15%,加入我院研制的含有恒定遗传因子的中药液后死亡率小于5%。

    第二,使用药物切断或干扰增殖细胞和静止细胞的信息源。癌细胞中的增殖细胞的破坏性极强,而静止细胞是癌症复发和转移的直接根源,因为它处于静止,分散和半休眠状态,对药 物敏感性极低。实验发现,当增殖细胞大量死亡时通过一种YNX物质将信息传递给静止细胞,使静止细胞大量转化为增殖细胞 并高速繁殖,这就是手术后容易“转移”和“复发”的原因。所以采用药物切断或干扰两者间的信息源,使静止细胞永远处 于休眠状态,就能从根本上控制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第三,用药物取代癌细胞所特需的某种物质,破坏增殖细胞的分子结构,使之无法再形成新的增殖细胞,而原有的增殖 细胞,则因得不到必要的营养而“饿死”,我们提炼出某种中药,其分子结构与癌细胞特需某种物质相似而又非常活跃。这,可以不采取“杀”而是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彻底铲除癌瘤形成的条件,其道理正如人体一氧化碳中毒一样。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采用科学的方法提炼出系列抗癌药-“傅山神”。在河北省医学科学院作的毒理实验中,用38只小鼠,均给服用常人剂量的28倍药物,结果38只小白鼠饮食、粪便、毛色、活动等均无异常发现,更无死亡发生。在体外培试验的彩色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正常细胞无任何变异,而癌细胞在24小时内有80%已经死亡。在临床治疗中,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食道癌等十二种癌症患者服用傅山神系列抗癌药物后,均无不良反应,有95%的患者疼痛减轻,食 欲增加,很快退烧,精神状态明显变好,有些患者体重增加,有20-30%患者经拍片证实癌瘤缩小,有6-10%的患者癌瘤消失,药已日益显示出目前医学上治疗癌症中所追求的“靶向药物”

更多中药材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
  • 牛群 甘肃省庄浪县杨河乡卫生院 孙芳芳 甘肃省庄浪县赵墩乡卫生院胃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仓、气血之海,与脾合称为“后天之本”。胃之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表现为食欲如常,舌苔淡白,面色荣润,脉象不浮不沉、从容和缓、节律一致......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编者按:阎艳丽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河北省第二批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40余年,临床善以经方化裁治疗百病,其学生总结其运用经方治验五则,本版今起陆续介绍。陈某某,女,成年......
  • 各种原因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中医学认为,凡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入侵肌腠,正邪相争,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而致人体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表现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在39℃以上者,称为高热。临床可分为外感高热与内伤高热,以外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