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春季来养阳身心都安康

    春为四时之首。从立春之日起,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节气。自早春开始,万物复苏,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必须顺应春令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阳为要务。

    (一)要防风邪侵袭。

    风为春天的主令,春风染绿了柳梢,催开了百花,也唤醒了人体的生机。然而,风善行而多变,若是太过,则祸及健康。一是伤人肺部(肺气),引起感冒发热咳嗽。二是祸及其他脏器,引起风湿关节痛、面瘫等。三是与其它邪气兼杂为患,引起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

    (二)要注意护肤防燥。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最易受到春天干燥气候的侵害。春天风沙大,空气干燥,易使面部皮肤含水量降低,出现干燥紧缩、局部蜕皮或生长皱纹等现象。水是最好的美容剂、洗脸时宜用冷温水交替,既可祛除颜面油垢,又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使面部细腻净嫩。春天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要喝2500毫升白开水(5斤水),在睡前和晨起后喝水,可稀释血液,有益心血管健康。此外,新鲜果汁、蔬菜叶、茶水,都是很好的饮料。

    (三)要坚持运动。

    春天万木吐翠,春花烂漫,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运动则是养阳的好方法,最经济而易行的是步行。

    (四)要养肝保健。

    肝者,通于春气,皆属木。一要心情舒畅。如情志不遂、动怒生气,易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最易发生中风(脑血管病)。二要滋水涵木以养肝。肝脏属木,赖肾水滋养。肾水不足肝阳上亢,可致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宜服益肾养肝之品,可选用:杞子、黄精、女贞子、旱连草、百合、熟地、白芍、甘草、钩藤、茯苓,水煎服,按体质寒热虚实增减其药与量。

    (五)宜吃温补食物。

    春天应遵从《黄帝内经》里说的“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历代医家推崇的养阳佳蔬有韭、葱、蒜等。对韭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葱一身是药,其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大蒜辛温,有解毒化瘀之功,对春天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传染病有良好作用,并能清洁血液,有益于心血管健康。此外,春天可用大枣(或红枣)、淮山与大米、小米、豇豆(或赤小豆)煮粥食用,以健脾养胃、滋阴润燥。春天要多吃蔬菜和野菜,如黄豆芽、绿豆芽、香菜、春笋、菠菜、芹菜、油菜等,既能补充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又可清热润燥,有利于体内积热的散发。忌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以免伤及脾胃。

    (来源:梅州日报)

更多中药材
  • 它健脾主要是对于脾阴不足和胃火比较旺的人,另外对于慢性腹泻、慢性胃肠功能不好,它还有健脾止泻的作用。除了健脾,山药对一些肺气虚、肺阴虚也有帮助,通常可以用淮山搭配莲子、百合、玉竹来作为食疗清补。除了这些,山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肾阴......
  • 一、可以清热解毒,甘草在中药里有调和百药的作用,就是很多有毒的药物,吃的时候可以加以甘草来缓解毒性。二、清热,它可以祛痰止咳,像甘草合剂就是以甘草为主来提取的一些有效成分。三、缓急止痛,缓急止痛是针对一些肌肉痉挛性的疼痛,《芍药甘草汤》就可......
  • 黄芪补一身之气,因为我们补气的药除了黄芪之外也有不少,像白术也是补气的。那么至于说我们这个从中医的成方来讲,补气的那个成方是四君子,参苓术草,加起来就是补气的。只有一味黄芪也可以起到完全补气的作用,那么吃上之后呢,就是比如身体乏力啊这种表现......
  • 当归头止血,当归身养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呢补血活血,所以日常补血养血,我们一般选用当归身或者全当归,所以说当归全身都是宝,但是当归补血我们一般要和补气的黄芪来搭配。因为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样补血效果才能又快又好,比如著名的当归......
  • 黄连这味中药最主要的作用:第一个是清心火,所以我们经常多梦的人吃黄连可以清心火,黄连苦口利于病。第二个厚肠胃,所以我们经常说拉肚子时候吃黄连,对吧?还有我们有个药呢,叫交泰丸,就是一个黄连和一个肉桂,一个寒的,一个热的,一个往下走的,一个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