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炎夏预防中暑

    夏天一向都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季节,但亦是人最容易会中暑的时候,每逢这个季节,都有不少人中暑。大家于享受户外活动的时候,切勿忽略中暑的对你威胁。

    夏季天气炎热,阳光猛烈,在酷热的环境下,人体温度上升,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自然地作出一些生理调节,例如增加排汗和呼吸来降低体温,平衡身体内的热能。但是,若气温升高至一定的程度,而又在潮湿的环境下,如身体未能实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人体的蒸发散热便会受阻,失去平冲,影响排汗功能,体温因而过高,在身体的温度调节系统及排汗机能完全失调下,身体温度不能向下调节,便会产生中暑。

    輕度中暑者,體溫會上升至38-39℃,面色發紅或蒼白、皮膚灼熱、多汗、眼花、胸悶,並且會突然之間感覺昏頭轉向、噁心嘔吐、血壓下降、乏力、注意力減低等;而嚴重中暑者,體溫會持續處於高水平或上升至39℃或以上,會因大量失去水分,出現虛脫、昏昏迷迷、昏厥,甚至死亡。

    中暑的原因,是由於內在生理因素加上外界物理條件影響所致。外界物理條件(外因)是暑熱病邪侵襲人體,烤氣傷津,若加上身體生理因素(內因),如老人脾胃虛弱、婦人產後氣血兩虛、小兒發育未完成,形體未充、肥胖人士痰濕、久病者氣虛,都較容易中暑。而健康人士,若流汗過多,飢渴過久、疲勞過度,亦容易誘發中暑。

    要預防炎夏中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盡量減少日間在戶外活動,以免水分過度流失,注意降溫與通風,亦應避免於過度飢餓及疲勞時在高溫下勞動。若要於戶外活動時,應多喝開水,避免在陽光下曝曬。此外,保持心境平和亦是消暑的良方。

    預防中暑,除了可避開高溫炎熱的環境外,利用藥材湯水或日常瓜果等,也都是很好的方法。體質強壯人士可多吃西瓜(西瓜有天然白虎湯之稱),有助消暑解熱,睡得安寧。若體質較為虛弱者,也有以下湯水食療可供參考。

    除湯水幫助解暑及吃西瓜外,可多吃木瓜、馬蹄、山竹等生果都有降暑清熱的功效。

更多中药材
  •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
  • 中医药膳,简称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原则组织不同药物(中药)和食品,采用传统饮食烹饪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形成具有独特特色、香味、味道、形状、效果、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特殊饮食。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