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西药“双管齐下”利与弊

    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一些患者也喜欢中西药“双管齐下”。当然,中西药“双管齐下”之利在于:

    1.增强疗效。在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把中医的辨症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相互弥补其不足之处,将中、西医药融为一体,合理联用,往往取得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时,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2.减缓西药的不良反应。中药与西药联用能减缓西药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例如:补中益气丸能减轻消除炎痛造成的胃黏膜损伤,促进胃蛋白质合成,加强胃黏膜的保护与修复。有些肿瘤患者常常需要放疗或者化疗,可是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会给机体带来损伤,诸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失常等。此时,若同时使用中药可扶正,提高机体免疫力,既能防止化疗对上述脏器的损害,又可增强机体防御系统抑制癌细胞的能力。

    当然,合理的联合用药固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双管齐下”都会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如果应用不当可产生一系列弊端,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药源性疾病:

    1.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疗效。中药石膏、珍珠母、磁石中均含有金属离子,若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联合应用会形成不溶性的盐类和络合物而影响其吸收;中成药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能与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2.产生有毒化合物,危害健康。健脑丸、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还原性西药如硫酸亚铁、含溴的必嗽平、含碘的碘化钾等西药同服,否则会产生溴化汞、碘化汞等有毒汞盐沉淀,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3.酸碱中和,影响疗效。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如保和丸、乌梅丸、山楂丸不能和碱性西药如氨茶碱、苏打片、胃舒平合用,因各自成分中的酸性和碱性中和,会使疗效下降。

    4.药物之间产生抵抗效应。甘草或鹿茸均有含糖皮质激素样物质,会使血糖上升,所以当它们与降血糖的西药合用时,会抵消或降低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

    5.加快药物代谢,降低疗效。风湿酒、国公酒等各种药酒均含乙醇,若与安乃近、痢特灵、苯巴比妥等西药同用,乙醇会增强肝脏药酶活性,使西药在体内代谢加快,从而降低疗效。

    当然,不合理的中西药“双管齐下”引起的弊端远不止这些,因此建议喜欢“双管齐下”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切不可盲目自行中西药合用,否则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减弱其疗效,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增加毒副作用。

更多中药材
  • 相信针对那些长期站着工作的朋友们来说,工作一天下来都会感到双腿酸痛,并且腿肚子还犯有胀痛的感觉。其实长期保持着站立的姿势就非常容易让我们腿部的血管硬化,从而出现静脉曲张的症状。于是就有朋友提出,静脉曲张吃啥中药好呢?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个疑问......
  • 相信针对很多老年朋友来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就是自己身体能保持在健康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大多数老年朋友都会有血压过高的症状,这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夏枯草降血压的效果好吗?带着大家所提出的这......
  • 冬病夏治是中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等到了夏天进行治疗,这样反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冬病夏治是在中医理论下获得好的效果的,因此跟中医中的穴位是分不开的,这些穴位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那么,冬病夏治三伏贴穴位有......
  • 内裤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贴身的衣物,他是最贴近身体私处的地方,但是很多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带来细菌继而引发疾病,内裤穿了一天,上面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异物,或黄,或似痰,那么那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否有危害?说到这里不必害羞,为了自己的健康,你真的需......
  •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还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葛根老少皆宜,特别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