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鼻出血一例治验

    血一例治验

    某孩,男,11岁,2005年9月13日下午2:30左右来诊。患者4天前黎明时分忽然左侧鼻腔出血不止,急往学校医务室,医生给予冷水冲洗,口服维生素K、安络血等药不效,被家长接回后又在某儿科医生处肌注止血药(具体药物不详)仍不效,至第二天又请某中医处方白茅根30克,煎服,仍不效。又往县医院耳鼻喉科处理,至今日出血依然不止。于下午2:30左右诊于余处,刻诊:左侧鼻腔用物堵赛,若放开则血流不止,问诊得知该患儿平素喜食肉类、辛辣,口不干渴。舌苔薄微黄,脉微数。据上辩证为:肺胃经蕴热,迫血妄行。治宜:清肺胃经郁热,稍作止血。处方如下:

    三七粉1克、白茅根100克(洗净备用)、生石膏50克、太子参15克。

    煎服法:后二味药加水(稍多些)急火煎30分钟后,趁沸腾即倒入备用之白茅根中,放凉(约30分钟)再上火煎热(注:不可使沸腾),去渣,放凉汤即成。用此放凉至药液约二分之一冲服三七粉1克。

    患儿如法,约于4:00左右服药,至晚上7:00左右来复诊,血已止。嘱将余药于明天早上依法服之即可上学去了。约一周后,路遇患儿之母询之,曰:孩子在学校一切正常。

    按:夫见血止血乃血证之大忌,亦是医者易犯之通病,治血如治水,一味堵涩,必致冲决堤坝,治而不效。该患儿平素喜食肉类、辛辣,肺胃有蕴热可知,虽口不干渴,但舌苔已呈微黄,脉有数意,亦为体内有热之象。9月份天在季秋,阳明燥金主气,天将黎明发病,乃机体阳气渐旺之时,血得热则行,诸热迫血妄行,以致鼻腔出血。

    此时本该清肺胃之热以止血,连延数医但用西药止血而不效,虽延一医使用了白茅根,但煎服方法欠妥,血仍不止。考,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此外,本品味甘性寒,能清肺胃之蕴热,近贤张锡纯氏谓:“最善透发脏腑郁热。”煎法用法论之亦详,可参看《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解”篇。

    及至余处诊治,仍用白茅根合辛、甘、寒清热泻火之生石膏,以清肺胃之蕴热。出血已数日不止,恐其气虚也,太子参、味甘、微苦、药性平和、补气而不燥热,用于本证补气以摄血。在煎药方法上是仿近贤张锡纯氏“作茅根汤法”吾不敢掠美。药汤做成后,嘱放凉服,是《内经》“热者寒之”之意也。送服三七粉1克者,意在加强止血之力也,终于在服药后3小时内使患儿血止体安。余用以上方药、煎服法曾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辩证为肺胃蕴热患者数十例且屡用屡验,故记于此,以与诸君共勉之。

更多中药材
  •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