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养生五要素

    冬季是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此时草木凋零,万物生机皆闭藏潜伏,昼短夜长,人的养生活动也要顺从这一特点而进行。

    1.作息宜早卧晚起,避寒就温;调神应思虑深藏,安静自如。

    冬季的作息安排,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日入而睡,日出而起,以此避寒就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调神宜清静深思,摒除不良情志刺激,神藏则形安,形安则体健。

    2.睡眠勿蒙头,被褥不可太热;衣着勿骤寒骤热,下肢更要保暖。

    冬季虽然寒冷,但不可蒙头而睡,蒙头而卧会使人神懵不清。被褥也不可太厚太热,否则热迫汗出,反易受凉感冒。冬季穿衣勿忽增忽减,“温足冻脑”这是经验。俗话说“寒从脚下起”,下肢受寒,容易引起全身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下肢保暖甚为重要。

    3.洗澡不宜多,浴中不可大汗出;睡前应洗足,手足不宜火上烤。

    老年人冬季频频沐浴,不符合阳气内藏的养生原则。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较合适的。临睡前用温水洗足,能活血通络,宣通阳气,并可安神宁心,促使入眠。但感寒后不宜在火上烘烤手足,以免皮肤皲裂。

    4.饮食宜温热勿燥,咸味适度;锻炼宜动静结合,不妄作劳。

    冬季寒冷,人们喜食温热咸味之物,如我国北方冬季爱吃羊肉,南方爱吃狗肉,皆为合于时令温补之品。但不可过食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这些食物燥热有余,易伤津液,有碍于血液循环,尤对心脑血管不利。至于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作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5.药食保健,要顺应冬气封藏之义,重在一个“藏”字。

    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骨髓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药膳如归芪鸡、枸杞酒、杜仲腰子、肉苁蓉炖羊肾、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肾鹌鹑蛋等。药粥如莲子粥、山药粥、芡实粥、胡桃粥、黑芝麻粥等。常用的温补中成药有全鹿丸、右归丸、还少丹、金匮肾气丸、龟龄集。

更多中药材
  • 马尾连与黄连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性苦寒,有很好的清热燥湿解毒功效,对于湿热火毒诸证可以相互代用,但是,马尾连与黄连也有所区别,那么,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叱?下面我们具体的看一下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马尾连与黄连的区别】一、马尾连马尾......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这问题对于不懂中医中药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苦参子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因此,它的功效与作用在中药古典里面早有记载,它可以起到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作用,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苦参的功......
  • 提到委陵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委陵菜的身影经常出现,它通常生长在山坡、田野间、路边等地方,俗称为“翻白菜”或者是“根头菜”,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介绍委陵菜是什么,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 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把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混淆,甚至在临床上,也会出现苦地丁和紫花地丁饮片混淆的的现象,那么,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方便大家辨别苦地丁和紫花地丁,下面我们来看苦地丁和紫花地丁有什么区......
  • 最近有听说过一种名字很好听而且还有护肤作用的花,就是紫花地丁,可是到底紫花地丁的护肤作用是真的吗,紫花地丁并没有护肤作用,那么它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紫花地丁,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多年生草本,属侧膜胎座目,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