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秘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二:家秘泻白散处方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加白芍、川连。

    功能主治

    脾经咳嗽。咳而右胁隐痛,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而肺有热者。

    用法用量

    胃火,加石膏;肝火,加黄芩;心火,加黄连;肾火,加黄柏。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症因脉治》卷三:家秘泻白散处方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山栀、川黄连。

    功能主治

    肺壅不得卧。肺素有热,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不得卧。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症因脉治》卷三:家秘泻白散处方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桔梗、石膏、川黄连、黄芩

    功能主治

    肺痿。肺热痿软,皮毛干揭,上则喘咳,下则挛拳,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症,合二母二冬汤同用。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症因脉治》卷一:家秘泻白散处方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黄芩、石膏、川黄连。

    功能主治

    实火刑金,肺热喘咳,唇焦便赤。

    用法用量

    胃火,加葛根;脾火,加白芍;肝胆之火,加柴胡;心火,加辰砂;肾火,加黄柏;大肠之火,加枳壳;小肠之火,加木通。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黄耆(炙)3钱,人参1钱,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大壮气血,固其腠理。主痘症虚寒,腠理不密,卫气虚,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讧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黄耆8分,白术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参8分,当归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钱,车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或凉或热,或时时伤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黄丸。摘录......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寒降汤处方生山药30克 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细轧,药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
  • 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炙)、茯苓、升麻、甲片(炮)。功能主治痘疹元气虚弱,不能运毒,斑痕不化,不能起脓成浆。用法用量生姜为引,酒煎服。若见点时白头如(疒咅),元气虚弱,色不红活者,去山甲,加当归、红花。各家论述方中参、耆、炙草以补元气......
  • 处方黄耆、当归、僵蚕、白芍(炒)、防风、丹皮、桔梗、陈皮、甘草、糯米。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火症,在六七八九日,曾用凉血解毒之药,毒气稍退,颜色少淡者。摘录《幼科直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