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和整理。这些对西藏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各方面都有所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藏医药学。

    北方派以讲,辩,著的方式结合西藏北方的地理、气候、生活方式等实际特征,对独具特点的医治方法进行经验总结,著述医书疏解,创制新药方,甚至辨别药物等,发扬了北方学派的特点。南方学派以药物味道、工用、药效本质、释名及其作用等方面制定论述,进行讲解,介绍药物等,以讲、辩、著的形式、发扬了南方派的特点。

    公元1509年出生于前代苏喀(南方派)家族的苏喀·洛追杰波,幼时听受祖先医疗传承,拜措麦堪钦的弟子朗普却吉等为师。另外,还拜萨迦门冲(萨迦药城)地方的昌迪·协俄等北方学派的同门师,听授所有医疗秘方后,著述了《药物味道、功用、药效表》,以北方学派《四部医典》组成的题解等许多大小论著。晚年,他来到娘麦(日喀则一个地名)寻找,终于在此地找到新云丹贡布的《四部医典》手抄本。后由人主旺杰扎巴创造条件,经过四年时间,凭着智慧新编医学根本续论述《祖先口述》两种和医学后续脉尿《祖先口述》共三种巨著。后来抵达西藏山南地区扎唐时,由于雅加巴作施主,他对《四部医典》原本进行校勘订正,刻制了医学史上第一次现在称这为《扎唐四部医典》的著名版本。这对西藏广大地区讲授《四部医典》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留下了无法估量的丰功伟绩。迪司桑杰嘉措(公元1653年生)从小拜五世达赖喇嘛阿旺咯桑嘉措,练习显密经典为主的所有文化知识,他对对大小五明、尤其是医学星算科学的一切理论,十分精通。最终成为五世达赖的心传弟子,并得到担任政教两方面摄政的命令。担任长达二十六年之久的摄政。

    塔木医学博士洛桑曲扎(公元1638年生),五世达赖给予他无比的关怀,迪司桑杰嘉繁荣昌盛也称赞他如同“药王”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授他为五世达赖的帮医。在五世达赖喇嘛和迪司桑杰措执政时期,曾倡导开展藏医药学的继承、发掘和整理工作。为了《扎唐四部医典》的校勘工作顺利进行,以塔木医学博士为主,召集各派名医,对先后刻印的版本,又进行细心地分析和校订,对词义等各方面做了从未有过的整理,重新进行刻版,使该书有广泛的传播。由此不久,在后藏(今指青海、四川、甘肃境内的藏族居住地区)塔尔寺和康区德格印经院等,陆续以拉萨的四部医典为准,再次进行了刻印。还集体校注《四部医内》,将原书中晦涩难懂的林文和古藏文尽量改写成通俗文字,并撰写了一千二百多页的注释,定名为,《四部医典蓝琉璃》。同时为了更好地解释这部医书的内容,使得贤愚人等都能顺利理解,迪司桑杰嘉措还召集哈藏最著名的书画家,整理、绘制了彩色《四部医典系列挂图》七十九幅。其中,不仅描述了《四部医典》的内容尸体解剖,穴位,药物和器械等,而且以讲述藏医理论为主的内容亦描绘在彩色挂图里。公元1696年在拉萨药王山创建了医学僧院,定名为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并安排塔木·洛桑曲扎医学博士和高僧洛桑阿旺两位主管任教,第司桑杰嘉措也亲身传授医学理论。

更多中药材
  • 对于很多人来说当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长老年斑也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但是虽然受老年斑会出现在老人的身上,但是有的人只有四十几岁就开始长老年斑了,而有的人到60几岁才开始长老年斑,所以说不妨了解一下,手上长老年斑怎么回事?只有......
  • 对于现代人来说,贫血往往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因此如果出现贫血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更容易出现贫血的问题,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构造,贫血更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对于出现贫血的人都会问到底贫血的人吃什......
  • 现在很多人生病了都采用喝中药的方法来根治疾病,随着中药的流行,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煮中药的罐子。但是奇怪的是有些罐子没有盖子而有些罐子有盖子,对于这样的现象商家给出的说法也有所不同。很多人对煎中药应不应该盖盖子有所争议,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老中......
  • 说到金不换不知道大家会想到些什么,但是作为笔者的我第一次听这个名字还是在电视剧里面听到的,也许和大家一样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熟悉是名字,陌生则是它竟然是一味中药;那么问题来了,金不换的功效与作用是否了解呢,如果不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一道来......
  • 现代人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饮食的不规律,使得肠胃病成了职场上的常见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俗话说的好,胃病三分治疗七分靠养,只有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够彻底改善胃部健康,实现肠胃消化功能的自行修复。那么在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