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壮族医药存在的原因初探

    应该承认,壮族医药在总体水平上较中医原始而落后,而在长期的壮汉 文化交流中,中医早已成为壮族地区人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壮医仍能存 在发展至今,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当然与壮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有关,我们在本章第四节第五点已初步论及,这里拟结合其他少数民族医学的情况作进一步的探讨。

    医学属科技范畴,科技在其发展之初,都具有民族性,随着科学的发展 和完善,就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就是 " 科学无国籍 " 之说。医学也不例外,除了通行世界的现代医学外,至今仍存在为数不少的民族医学,当然,民 族医学在其成熟之时,也能走向世界,世界各地正在掀起 " 中医热 ",就是证明。我们这里要探讨的问题是,在有较之先进的医学存在以及现代医学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壮医药等少数民族医学仍有活力,其原因何在?我们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历史发展 的某些时期,或同一历史发展时期的某些民族、地区,科学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显得十分重要,而实践倒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同样存在这种情况。而 医学实践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学实践,因为这是保证人类繁衍的最基本的需要。甚至动物亦会采药以自救,这是一种求生本能。所以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学,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成为科学,走向全球,如现代医学:有的仍属于本民族的,但只要是适用的就能延续下来。

    第二,民族医药在历史上存在,而且延续至今,除了前述第一点之外,还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有关。壮医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因为壮族地区历代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都较中原地区落后,中医虽早就传入壮族地区,但并不普及,对有的疾病疗效也不满意,而壮医的一些验方、秘方和诊疗技法,却往往显示出独特的疗效,且壮医主要是口耳相传,缺乏文字知识同样可以掌握验方、秘方和技法,故较易普及应用,这就出现了壮医与中医并存的局面。

    第三,民族医药之所以能存在,还在于其包含有相当的科学性,有丰富的 " 含金量 ",能补现代医学之不足。医学研究的对象最为复杂,人以外的事物,不管多么复杂,大抵都能通过分解的、还原的实验研究,揭开奥秘,而活生生的人不能分解,尸体的解剖又不完全等于活生生的人,所以人要认识自身,真是困难重重。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科学永元止境,医学领域尤其如此。对于癌症或现代瘟疫艾滋病等,现代医学至今仍无良法,就是对于某些常见病、多发病,有时也会束手无策。面对此种情况,只能 " 礼贤下士 ",纷纷要求回归自然,把目光转向传统的民族医药,中医正是借着这个机遇走向世界的,壮医和其他少数民族医学也奋起直追。自80年代以来,壮医药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1983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把壮医研究列为重点课题。一批壮医药科研、医疗、教学等机构逐步建立起来。因此我们说,壮族医药不仅存在,而且正在迅猛发展!

更多中药材
  •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
  •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病人,这个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餐后血糖,他根本就没有监测,因为早上起来比较容易能想起来,早上起来没吃饭的时候,刚起来在床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测一个血糖,然后吃完饭需要到两个小时的时候再测。这个情况就......
  • 大家好,这个糖尿病,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它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降......
  • 咱们这个人体,就好像大树一样,阴是什么?阴指的是阴液,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液,气属阳,水属阴,那阴虚就是说我们的体内的水少了,就像大树一样,如果雨水少了,首先会表现出什么呀?就会表现出枝叶干枯,叶黄了,枝干变脆了,树叶上的水分变少了,表现到人体......
  • 大家好,中医讲的痰,通常痰湿并称,首先是有湿,湿聚成痰,那么湿和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主要是跟肺,脾,肾三脏有关,我们常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痰湿的形成跟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异常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肺部生痰,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