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介绍秋季养生汤品

    除了宜早睡早起、免躁免怒、使肺气匀和等以外,还需药食及时调养。这里数则药膳皆有补虚润燥、养肺止咳之功,可酌其凉热程度选用于秋燥而致的慢性咳嗽诸证。

    初秋多见温燥之证,可食如生梨、甘蔗、蜂蜜等甘凉濡润之物,或用清凉生津之药。

    深秋多有凉燥之证,可食如胡桃、花生、松子等温润之品,或用甘温润燥之药。

    1.罗汉果炖猪爪

    原料:猪爪200克,罗汉果2只,姜2片,黄酒4克,高汤、精盐等适量。

    制法:猪爪切块,汆水洗净血水,入盅内。罗汉果加高汤熬成汁,与姜、黄酒注入盅内,以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2小时后,加适量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罗汉果具有清肺润肠等功能,是一味治疗痰火燥热咳嗽的良药。猪爪是人们常食的食品,富含胶质蛋白,营养丰富,滋味独特,也有一定的止咳平喘功能。两味相配,辅以调料,美味可口。本剂品性凉润,味甘咸,是针对秋令燥热咳嗽的润肺止咳食疗方。

    适宜人群:本品适于咳嗽较久、痰少、便秘、口渴、唇燥、舌红少苔之咳嗽,尤宜于秋令燥热所致的咳嗽及百日咳。苔腻、痰多、便溏属痰湿盛者,不宜多食。

    2.生地杏仁炖鳝鱼

    原料:鳝鱼200克,北杏仁10克,生地5克,姜2片,黄酒3克,乳牛肝菌菇20克,精盐、高汤等适量。

    制法:鳝鱼切段,汆水洗净血水与洗净的乳牛肝菌菇入盅内,将洗净的中草药、姜片、黄酒、高汤注入盅内,以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蒸炖2小时后,加适量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杏仁主产北方,故有北杏仁之称。杏仁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作用,能治多种外感咳嗽、气喘及肠燥便秘等症。若配以桑叶、沙参等,则适于秋季温燥犯肺发热、口干、咳嗽、痰少之证。鳝鱼有补中益气、治风湿、强筋骨等功能,也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配以含有多种氨基酸等丰富营养之乳牛肝菌菇,则可通用于四季各种虚体咳嗽。

    特别提醒:

    杏仁有一定毒性,其所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及樱叶酶可水解产生氢氰酸、苯甲醛等而引起中毒,除注意杏仁泡制方法外,应严格控制剂量,一般每剂在5~10克,小儿尤不可过量。

    甜杏仁形略大而味不苦,宜作食品用,也有补肺止咳之功。若肺虚较甚,需较长时间服食者,用甜杏仁制作此药膳,似更妥当。

    适宜人群:适于四时外感咳嗽,尤适于秋令感受燥邪体虚而咳嗽痰喘者。大便溏泄者,则不宜食用。

    3.北沙参炖老鸭

    原料:北沙参15克,枸杞子30克,老鸭200克,姜2片,黄酒6克,精盐、高汤等适量。

    制法:老鸭切块,汆水洗净血水,入盅内,洗净的中草药、姜片、黄酒、高汤注入盅内,以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蒸箱炖2.5小时后,加适量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点评:北沙参是一味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常用中药。其性甘凉,适用于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口渴等症。枸杞子是药食两用之品,有滋补肝肾、养血明目之功。老鸭营养丰富、滋味鲜美,其性凉,既有滋阴养胃之功,又能利水消肿。此药膳对虚劳或燥热慢性咳嗽及阴虚咽干、口渴、盗汗等症均有一定疗效。

    适宜人群:适于四季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慢性咳嗽而体质虚弱,有咽干、口渴、便艰等症者。尤宜于秋季燥热伤肺,咳嗽日多、口舌干燥或有盗汗、便艰者。若初起外感咳嗽或有气滞、腹胀、腹泻等症者,则不宜多食。

    4.白果红枣炖百合

    原料:白果25克,红枣10克,百合20克,冰糖适量。

    制法:所有材料泡软后洗净,与冰糖、白开水放在盅内,以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入笼炖1小时后,即成。

    功效点评:白果又名银杏。其果肉味鲜嫩微苦,清香可口,营养丰富。其性微温,有收敛固涩、止咳定喘功能,为可食可药之品。红枣富含糖、有机酸等营养成分,有促进白细胞新陈代谢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作用。其性温,亦有益气生津之功。百合也为药食两用之品,含有大量营养素,有健脑强身、清心安神、润肺止咳、消暑之渴等功能。数味相配,有利于消除虚体久咳、哮喘、惊悸等症。

    特别提醒:

    白果含有少量氰苷等物质,有小毒。中毒轻者呕吐肠痛,重者昏迷、抽搐,甚则呼吸麻痹而死亡,故用时需掌握剂量,不可多食。遇有轻度中毒者,可用生甘草60克或白果壳30克煎汤饮服解之。

    适宜人群:适于体质虚弱、肺虚久咳、气急喘促、喉间哮鸣、失眠等患者。四时皆可食用,气阴易亏虚者尤为宜用。若风寒咳嗽初起者,则不宜服食。

更多中药材
  •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
  •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