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老年人气虚体质的食补

    气虚是某一脏腑或全身功能减退的表现,时常伴有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气短懒言、声音低微、多汗自汗、头晕耳鸣、心悸怔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等征象。人体有虚证时,多有某一脏虚的突出表现,应以此确定滋补调摄方法的依据。

    以心气虚为主者,常见心悸不安、气短而活动时加重、早搏或停搏等征象。以脾气虚为主者,常见食少,厌食、消瘦、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薄,面色萎黄等征象。肺气虚者,常见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声微自汗等征象。肾气虚者,常见腰腿酸痛、足后跟痛、性欲减退、小便频数且清长、下肢浮肿等征象。肝气虚者甚为少见。中国传统医学历来强调脾胃为本,所以,应以益脾补胃为主,同时兼顾其他脏虚。滋补时应注意摄取食性平和、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但摄入量一次不宜过多。此外,还应忌食油腻厚味之品。根据实践经验,气虚体质者不宜摄取的食物主要有:鸡头、猪头、羊肉、海鲜、虾、蟹、酒类、酒酿、葱、姜、花椒、韭菜、芥菜、咸菜、苜蓿、黄豆芽、竹笋等。

    现代营养学认为,气虚体质者应注意摄取平衡饮食,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应为2:3:10。其中,动物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35%左右;脂肪适量,但应以植物油为主;主食应粗细搭配、品种不宜单一;同时,应多吃些蔬菜、水果。

    常用补气类食物如下:栗子、榛子、莲子、花生、白扁豆、山药、百合、黄豆、蚕豆、刀豆、豇豆、豌豆、赤小豆、南瓜、丝瓜、淡菜、苹果、樱桃、荔枝、红枣、菱角、蘑菇、糯米、粳米、小米、大麦、荞麦、鲫鱼、泥鳅、青鱼、章鱼、鲢鱼、黄鳝、鲨鱼肉和翅、鲇鱼、鳜鱼、黑鱼、墨鱼、鲚鱼、带鱼、鲳鱼、黄花鱼、鲈鱼、蛋类、乳鸽、鹌鹑、鸡肉、雉鸡、兔肉、牛肉、野猪肉、黄羊肉、驴肉、猪肉、猪脑、猪肾、羊肚、田鼠肉、动物心脏、青蛙、海参等。其中野猪肉和鹌鹑可补五脏之虚。补气类食物常与补气类药物配成药膳,以增强补气功能。这部分药物主要有: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黄精、白术、五味子、紫河车(胎盘)等。

更多中药材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
  •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